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1期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4例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理法方药。结果按此法治疗14例,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7例,总有效率93%。结论初步讨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粒的方法,对缓解慢粒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收到一定的效果。...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理法方药。方法 根据中医理法方药的原则,我们将慢粒分为“血热毒盛”、“肝肾两虚”、“气血两亏”等三型,并按病情采用扶正祛邪、扶正固本和活血化瘀基本方,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加减。结果 按此法治疗14例,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7例,总有效率93%。5年以上生存2例。结论 初步讨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粒的方法,对缓解慢粒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收到一定的效果。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是由于多能干细胞系异常所致,主要特征为脾大、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绝对值升高、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自然病程一般为1年以上,35岁以下发病率和病死率都高。1999年8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粒14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患者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病人,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20~60岁。诊断标准:按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1]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和pH染色体检查确诊;其中慢性期11例,加速期1例,急变期2例。
   
  1.2 临床分期 慢性期11例患者多为初发、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脾大、白细胞增高;8例经pH染色体检查为pH阳性。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中、晚、干细胞为主。加速期1例,为初发病人,发病时有乏力、纳差、皮肤紫癜、脾大、白细胞计数259×10 9 /L,血小板650×10 9 /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中间阶段为主,原始细胞0.15。急变期2例,患者发病前4年开始感头昏、乏力、纳差、皮肤紫癜,左上腹包块经骨髓检查诊断为慢粒,采用靛玉红、羟基脲、α-干扰素治疗;发病前1月感头昏、乏力加重,肝脏进行性肿大,伴骨痛、发烧,经骨髓检查,诊断为急淋变。
   
  1.3 临床分型 按照中医理论,将慢粒分为:(1)血热毒盛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烧、咽喉肿痛、口腔溃疡、乏力、头昏、目眩、咽干、口渴、鼻衄、牙衄、皮肤紫癜、盗汗、腰酸,舌红、苔黄厚、脉细数。(2)肝肾两虚: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耳鸣、眼涩、眼干、五心烦热、腰酸腿软、心烦失眠,舌红少津、脉细弦。(3)气血两亏:患者表现为面色发白、倦怠乏力、鼻衄、牙衄、皮肤粘膜出血、心慌气短,舌质淡红、舌体胖、苔薄白、脉细弱。

  1.4 治疗方法
   
  1.4.1 西药治疗 对慢性期病人,我们采用羟基脲、α-干扰素+羟基脲。羟基脲用量500mg,每日3次,待外周血白细胞降至10×10 9 /L或PLT在(100~300)×10 9 /L时,停用羟基脲。在治疗过程中,同时加用扶正祛邪和活血化瘀中药,每周门诊复查一次血常规,根据血常规变化,调整扶正或祛邪中药;14例患者中9例用α-干扰素300万U,隔日注射1次,连用1年以上。1例用格列卫治疗达到完全缓解,1例加速期患者用羟基脲+Ara-C+干扰素治疗达到完全缓解。2例急淋变,采用DVP方案治疗,1例恢复到慢性期,1例无效。
   
  1.4.2 中药治疗 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合病程的不同阶段,设计3个基本方,在此基础上按病情变化辨证施治,随证加减。(1)扶正祛邪方:人参、黄芪、党参、茯苓、白术、藿香、山豆根、半枝莲、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蚤休等,用于慢粒加速期、急变期。扶正固本方:红参、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女贞、枸杞、菟丝、淫羊藿、红枣、甘草、仙灵脾、鹿茸等,用于慢粒慢性期。活血化瘀方:当归、川芎、红花、丹参、鸡血藤、赤芍,用于慢粒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
   
  在上述三方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加减,属阳虚偏胜者,酌加鹿衔草、巴戟天、肉桂、鹿角霜;属阴虚胜者,酌加黄精、白芍、玉竹;属阴虚发热,加青蒿、地骨皮、鳖甲、白薇;属阴阳两虚者,酌加上述诸药。湿偏胜,鱼腥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银花、芦根、丹皮、紫草;里热便秘加大黄、番泻叶。患者兼证处理:恶心呕吐,属胃虚者,用香砂六味汤加减;兼胃热加竹茹、苏叶、黄连,兼湿加藿香、白蔻。出血加旱莲草、白茅根、仙鹤草、小蓟、栀子炭、水牛角、丹皮;属气不摄血者,黄芪、党参、大枣。口腔溃疡、口腔炎加银花、儿茶、青果、青黛、黄芪、生地、花粉、玄参。
   
  2 结果

  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评定疗效,14例中,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7例,总的有效率为(CR+PR)93%,5年以上生存2例,仍处于缓解期,无效1例,急变死亡。
   
  3 讨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于骨髓多能干细胞系异常所致,其特征为pH染色体阳性或形成bcr-ab1嵌合基因,目前慢粒的治疗:包括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化疗(羟基脲、白消安)、α-干扰素、格列卫等。
   
  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代号STI-571),该药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选择性抑制细胞增殖,能特定、有效地抑制bcr-ab1基因,达到血液学和遗传学的缓解,对α-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中49%可达主要细胞遗传学的缓解(MCR),由于该药价格昂贵,不能普遍使用。
   
  羟基脲作为抗代谢性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副作用轻的优点,因此羟基脲仍是CML慢性期的首选药物。我们采用羟基脲、α-干扰素和中药治疗收到较好效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原发恶性血液病,祖国医学将该病归纳为“虚劳”、“血证”、“积聚”等范畴,认为是一种虚证。“虚”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毒素破坏了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及白血病细胞大量自身消耗所致,患者常有心悸、气短、软弱、贫血、乏力、食欲差、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出血等症。实验证明,扶正中药黄芪、人参、女贞子,对人体的NK细胞、T细胞亚群、LaK细胞、巨噬细胞有调节作用,可使机体产生干扰素,IL-2、TNF等起到主动免疫作用,对抗癌基因、癌基因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人参皂苷Rg 3 可诱导细胞凋亡,如诱导人胃癌细胞系BGC-803、823细胞凋亡;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变小,核偏位,核破裂,出现凋亡小 体,细胞死亡增多,这是我们采用扶正中药的理论基础。当病人白细胞高、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时,以扶正祛邪为主。本组1例当外周血出现20%~25%幼稚细胞,本人又无经济支持,就靠服用扶正祛邪中药,使外周血幼稚细胞消失,经中药治疗,现已存活5年半,目前处于血液学的完全缓解。当病情缓解表现为肝肾两虚时,以扶正固本为主。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粒的方法,对缓解慢粒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收到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93-196.  

  作者单位:400013重庆市中山医院肿瘤
   
       400030重庆市肿瘤医院血液病防治中心 

作者: 汪江 颜维仁 2005-6-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