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2期临床医学

胺碘酮治疗房颤56例临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4mg/min维持静滴48h,次日起加用口服片0。2g,每日3次,口服6天。2g,每日2次,口服7天。...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予胺碘酮150mg缓慢静推,继续以1~0.4mg/min维持静滴48h,次日起加用口服片0.2g,每日3次,口服6天;0.2g,每日2次,口服7天;0.2g,每日1次,口服7天;0.1g,每日1次,口服5次/周维持。结果 胺碘酮治疗房颤总有效率89.3%。结论 胺碘酮治疗房颤有较高疗效长期使用也有较好的耐受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快速房颤以及单纯性房颤,除外病窦,共56例,其中男47例,女9例,年龄(65±6.5)岁。病程0~3年,左房内径28~49mm。阵发性房颤11例,每月发作2~3次,每次持续1h以上。持续房颤45例,房颤持续1个月~1年。
   
  1.2 方法 给予胺碘酮150mg缓慢静注后,继以1~0.4mg/min维持静点48h。次日起加用口服片0.2g,每日3次,口服6天;0.2g,每日2次,口服7天;0.2g,每日1次,口服7天;0.1g,每日1次,口服5次/周维持。疗效判定:显效:阵发性房颤完全不发作或偶有发作1次≤3个月,每次持续≤1h;或持续房颤转为并维持窦律或心室率下降幅度30%以上。有效:阵发性房颤发作减少50%以上,持续性房颤转为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心室率降至100次/min以下或较基础值下降>20%。无效:未达到上述效果。
   
  2 结果

  56例入选病人中,显效42例,占75%,其中83%出现在用药2周内。有效8例,占14.3%。无效6例,占10.7%。总有效率89.3%。
   
  3 讨论

  房颤持续时间>48h,就会引起心房电重构 [1]  。可致心脏功能和结构变化,使血液动力学状态恶化,血栓栓塞发生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积极治疗房颤是非常有意义的。
   
  药物治疗房颤是目前常用而有效的手段。文献报道,胺碘酮转复房颤及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为45%~87%。本组总有效率89.3%,其中显效75%,属成功率较高者。房颤病程,左房大小和胺碘酮的用量常常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本文表现房颤复律成功率与左房关系不大,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多为持续性房颤,左房明显增大者少有关。我们观察0.1g,每日1次,口服5次/周服用胺碘酮对多数患者是安全的(本资料中,1例黄染,肝脏碘沉着。停药后黄染减轻,肝功无受损。说明早期发现,可避免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无效者房颤心室率均在90次/min以下,可能因心房病变弥漫,影响了房室结的传导功能。
   
  目前临床常用控制房颤心室率的药物有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在某些情况下,如并发急性左心衰时,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增加,洋地黄对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相关的房颤的效果也不好,故对心衰患者快速心室率的控制效果不明显。β受体阻滞剂对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有一定效果,但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β受体阻滞剂所产生的负性肌力作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胺碘酮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胺碘酮急诊静脉给药,与慢性长期口服发挥作用的时间,消除半衰期不同,电生理学,药代动力学机制不同,对心脏的急慢性效应有着本质的不同。文献报道,胺碘酮静脉用药后15min心室率开始减慢,2h较明显,24h基本达到稳定的心率 [2]  。本文显示静脉注射胺碘酮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房颤的心室率。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胺碘酮后无加重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故可用于任何心功能不全者。可作为急诊控制伴有明显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快速房颤心室率的首选药物之一。综上所述,胺碘酮治疗房颤有较高疗效,长期使用,患者也有较高的耐受性,但应定期检查甲功、肺及肝脏,以早期发现和处理相关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新.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80-790.
   
  2 熊辉,张宝娓,李秀清,等.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0,8(1):31-33.

  作者单位:030000山西省阳煤集团总医院心内科 

作者: 张桂英 吕雪梅 孙莉 2005-6-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