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2期中西医结合

穴位激光照射的临床应用浅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Keywordslaser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acupuncturepoint自从1960年5月Maiman研制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后,激光医学的先驱们先后在不同的医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当联邦德国第一台He-Ne激光穴位治疗仪问世后不久,在我国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也陆续地开展了He-Ne穴......

点击显示 收起

  Key words lase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cupuncture point  

  自从1960年5月Maiman研制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后,激光医学的先驱们先后在不同的医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当联邦德国第一台He-Ne激光穴位治疗仪问世后不久,在我国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也陆续地开展了He-Ne穴位激光照射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工作。经过研究工作者和临床针灸医生多年的努力,穴位激光照射疗法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得以广泛应用。

  1 穴位激光照射疗法
   
  穴位激光照射又称激光针、光针、光灸等,是一种通过低功率激光束直接照射穴位的穴区表面或深部从而达到防治病症目的的治疗方法,是激光技术嫁接在古老的传统针灸学上并获得成功的一个典范。
   
  1.1 针灸原理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门独特的疗法。“针”即针刺,以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它依据的是中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灸,以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
   
  1.2 激光针灸 沿十四经脉及各穴位施加物理刺激(激光),能对相关脏腑和全身的疾病起有效的治疗和调节作用 [1]  ,激光针灸是在中医经络理论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采用激光(主要是低强度激光)对人体的穴位(体穴、耳穴等)进行照射,其核心是用激光代替传统毫针。从某种意义上说激光针灸就是针具的发展并伴随其方法的改进 [2]  。若所用激光对皮肤组织有一定的穿透深度,穴位处组织吸收激光后不产生明显热效应者,这种应用常被称作“光针”。光针常用He-Ne激光、半导体激光、He-Cd激光、N 2 激光等。若所用激光被穴位处组织吸收后产生明显的热效应者,常被称作“光灸”。临床最常用作“光灸”的是CO 2 激光,一般均作短脉冲照射,以避免灼伤皮肤。若用Ar+激光、较长波长的半导体激光作穴位照射或He-Ne激光与CO 2 激光同轴输出一起作穴位照射时,则可同时起着“针”和“灸”的作用。激光针灸作用机理须从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的角度才得以解析。
   
  穴位激光照射疗法主要刺激区为体穴、阿是穴、耳穴、头穴等。除了直接照射穴位表面区,还有一种将光导纤维通过特制针具直接将激光导人体穴位深处,用来治病的激光治疗仪,对某些疾病如前列腺炎等疗效更高。

  2 穴位激光照射疗法应用的特点
   
  目前,激光照射穴位在临床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并且已摸索出不少有益的经验,与传统针刺治疗相比,虽然光针一般并不出现针感,但是在治疗过程,我们也可以在经络循行的相应部位测到经络电位的变化。概括地说,激光照射穴位治疗有以下特点 [3]  :(1)无菌:针刺时,如毫针或其他针具消毒不严,往往易于发生感染或传染,激光束照射穴位只触及体表,即使通过特制针具进入体内照射,激光束本身不但不会将细菌带入而且还有直接或间接灭菌的作用。(2)无痛:由于采用激光的微细光束照射穴位,不与皮肤直接接触,因而不会对皮肤产生机械损伤,故无痛,患者不用担心象毫针刺入皮肤时的疼痛,对小儿和惧针者尤为适宜。同时,因采用低强度激光,轻微柔和,刺激强度小,酸麻胀热等显性针感少见,尤其适用于晕针者。(3)无损伤:激光束只是照射穴位,不会对体表造成损害。而且不受穴位所在部位皮肤的异常情况所限制。在皮肤破损,溃疡和粘膜部位,一般不适于针刺,而用激光束,特别是用二氧化碳激光照射,反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消炎止痛,促进炎症消退和溃疡愈合。(4)操作简便安全:激光照射穴位操作较简单,易于掌握,同时,又是非接触性治疗,不象针刺不当造成刺伤内脏或其他重要组织器官,以及晕针、滞针、弯针、断针等现象,故较针刺更为安全。

  3 穴位激光照射疗法的剂量及有关参数
   
  3.1 激光剂量(D) 激光剂量(D)指辐照到组织上能量密度的多少。其单位是焦耳/厘米 2 (J/cm 2 )。连续激光垂直照射则为:D=P/A.T,单脉冲激光垂直照射则为:D=E/A。如果激光束是以入射角θ照射组织,则为:D=P/A.cosθ.T及D=E/A cosθ,该式表明,入射角θ越大,生物体所接受的激光剂量越小。由此可见,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使光束与组织表面垂直。临床用激光作穴位照射治疗时,调节激光照射剂量的最简便的方法应该是改变激光的照射时间。

  3.2 光针的刺激强度 低强度激光生物学作用服从抛物线特性规律。如果每天用同样的激光剂量去照射患者,我们可以观察到,患者每天的反应并不都是一样的。较明显的治疗作用一般从第三次照射后开始出现,所产生的疗效也多随照射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往往在第10~17次照射时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然后作用又渐见减弱,甚至出现抑制。低强度激光治疗的这种现象也常被称作“累积作用”和“饱和作用”,所以在临床治疗时,一是要有规律地连续照射,以使激光剂量因“累积”而起作用;二是在连续照射20次左右须停照5~7天,以避免因“饱和”转为抑制,影响了治疗效果。

  4 讨论
   
  4.1 光剂量 穴位激光照射疗法所采用的主要是低强度激光,什么是低强度激光?实际应用时很难划定其具体范围。我们只能说,低强度激光在应用时一般不容易产生不可逆的组织损伤。但是,是否会引起不可逆的组织损伤,还得看采用什么样的照射方法。因为在临床应用条件下,应该有一个可能产生组织损伤的激光剂量阈值。例如,用同一种波长而不同强度的两束激光去照射同一组织,在设定的相同时间内,其中一束激光使组织产生了损伤,另一束激光则没有使组织产生损伤,这可以说,其中一束激光的剂量等于或超过了该组织的损伤阈值,而另一束激光的剂量低于该组织的损伤阈值。根据剂量=光强度×照射时间可知,其中一束激光的强度相对比较高,而另一束激光的强度相对比较低。但是,如果我们把强度高的那束激光照射在组织上的时间控制在一个较短的范围内,那么,组织损伤就不一定会发生,反过来,我们若把强度低的那束激光照射在组织上的时间大大延长,那么,组织损伤就很可能出现。两束激光的强度事实上并无改变,改变的只是激光的剂量,由此可见,决不可单纯以是否产生不可逆的组织损伤来判断激光的强弱。
   
  临床应用时也不可以把低强度激光照射改称为低剂量或者低功率激光照射。在理论上,一束轻而易举就可以使组织产生损伤的高强度激光,假如照射在组织上的时间极短,照射的光剂量也很小,也可以不产生组织损伤,但事实上在临床并没有这样的应用;另外,在非手术应用时,激光的功率水平不一定都是低的,较高功率的激光束也可以通过透镜发散而用于理疗照射。反之,较低功率的激光束也可以通过聚焦而用于破坏组织。所以,低剂量和低功率激光照射的称谓并不可以准确反映激光的这一临床应用。组织反应阈值以上的激光刺激,小剂量时表现为兴奋作用,大剂量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剂量大小决定于受照的生物组织类型,而且只有通过有关实验才能获知。而且生物组织对激光刺激有耐受性。生物组织对外来的同样刺激会逐渐产生适应与耐受,使其产生兴奋或抑制的刺激阈值也会逐渐提高。在使用某一波长的激光进行照射治疗时,经数次或数疗程的照射以后,有可能需要适当增大剂量以维持其作用。
   
  4.2 作用特点与机理 穴位激光照射疗法所用激光可以是激光的原光束,也可以让激光束通过导光纤维传输使用,还可以让激光束通过透镜聚焦后使用。若用导光纤维传输激光作照射,可以用导光纤维输出端端面,对所照穴位的皮肤施加适当的压力,使施压处的血液和组织液被挤开,以减少不必要的光吸收,提高激光能量的利用率。激光针灸的取穴原则与传统医学临床针灸的取穴原则相同。
   
  从刺激能量来看,激光是光能,而针刺是机械能,艾灸为热能。激光作穴位刺激时,既能穿透表皮,具有针刺的特点,又可使局部穴位的温度提高,即光能转化为热能,兼有灸疗的作用,特别是二氧化碳激光束,还可聚焦进行瘢痕灸或烧灼,而相当于艾灸或火针。这样就使得穴位激光治疗比单纯的针刺或艾灸或其他一些穴位刺激法,应用更为广泛。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实,微细的激光束确能透过皮肤、皮下组织,达到普通金属毫针刺入穴位的一般深度,故可认为低强度激光具有“光针”的作用;同时,激光不仅刺激穴位,还给穴位输入低能量,故又有微热作用,这又类同于“温针”或“光灸”。此外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表明,穴位激光照射和普通针刺一样能提高痛阈而达到止痛作用,所不同的是,它不产生针感。总之,大量实验证实,激光照射一定穴位时,确能产生通调经络,益气活血,调整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穴位激光疗法的机理研究不断深化,近十余年来已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不少有价值的数据,如激光照射穿透性实验表明,功率为25毫瓦的氦-氖激光治疗仪的的激光束可透过25毫米的活体双层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层;而Mester等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性研究,发现当He-Ne(氦-氖)激光照射人体局部以后,有扩张血管、止痛、消炎 作用,甚至发生血液动力学变化等全身反应,并在治疗一些疾病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张栋[4]  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显示出针灸前后穴位及经络的温度分布变化,依之分析了经络温度特性的规律和针灸作用机制。从能量的角度来说,机体经络是能量传递的通道,当激光照射穴位,激光的光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电能等,这些形式的能量被穴位附近生物组织的分子和原子所吸收,或是通过经络将能量运输到机体的其它组织中,从而达到调节、平衡、控制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照射某些穴位后,还能引起机体吗啡样物质释放和五羟色胺含量下降。目前认为,激光照射之所以能达到镇痛目的,主要是因为激光的多种生物效应可调节机体的生理状态,激活体内的抗痛机能,尤其是对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激活甚为重要。另外,激光是一种强电磁波,当其作用于穴位时,尚可提高致痛物质分解酶的活性,加速致痛物质的分解,消除细纤维的冲动,而产生镇痛效应。总体上说,尽管穴位激光照射疗法在临床应用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穴位激光疗法尚是一种在发展中的、十分年轻的疗法,无论是临床上的应用还是机理的研究,应该说还有更多的、更重要的工作要做,诸如研究激光针灸效应的生物学基础及经穴的效应规律,探讨激光针灸效应的信息传导机制、规律及其途径等。

  参考文献
    
  1 邓亲恺.经络实质辨析-关于经络本质与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21(2):63-64.
   
  2 刘颂豪,曾常春.光子中医学研究概况.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21(3):125-127.
   
  3 史宏敏.激光医学基础.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179-182;2004,21(2):63-64.
   
  4 张栋.针灸原理和经络研究中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中国针灸,2004,24(1):37-41. 

  作者单位:510182广州医学院医学物理室
   
       426100湖南永州观音滩煤业医院中医科
   
       510089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激光医学研究室 

作者: 颜红金 易小梅 王之光 2005-6-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