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2期临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来源:INTERNET
摘要:检查头部受伤情况有无合并其它部位的损伤,重点了解神经系统如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颈部有无抵抗,同时测量生命体征,如病情允许送CT、X线等检查,快速检查诊断和紧急处理应穿插进行。2意识的观察患者意识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颅内压升高与否的重要指征之一,要密切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如意识逐渐恢复是病情好转的......

点击显示 收起

  2 观察
   
  2.1 了解受伤情况及有无复合伤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要有重点,了解受伤的时间、原因、外力作用的部位及伤后昏迷情况。检查头部受伤情况有无合并其它部位的损伤,重点了解神经系统如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颈部有无抵抗,同时测量生命体征,如病情允许送CT、X线等检查,快速检查诊断和紧急处理应穿插进行。
   
  2.2 意识的观察 患者意识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颅内压升高与否的重要指征之一,要密切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如意识逐渐恢复是病情好转的征象;伤后出现中间清醒期,则是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说明有进行性脑受压存在,提示颅内血肿持续增大或脑水肿加重,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早处理。
   
  2.3 瞳孔的观察 瞳孔变化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脑受压;双侧瞳孔大小多变,或出现眼球分离,提示有脑干损伤;如果先一侧瞳孔散大,后双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患者呈深昏迷,是病情危重接近临终的表现,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
   
  2.4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伤后应每15~30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为防止患者躁动而影响准确性,测量时按先测呼吸再测脉搏、血压,最后观察意识 [1]  。如呼吸深慢,脉搏缓慢,血压高,多提示颅内压升高,或是脑疝的早期表现;如出现呼吸浅促,脉搏快而微弱,血压下降,昏迷加深则说明病情危重,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 护理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缺氧 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为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持续有效吸氧,氧流量4~6L/min;伴有呕吐或口腔有血性液流出者,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引起窒息,及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如呼吸道分泌物多,不易吸出且昏迷较深,及早行气管切开术,出现呼吸中枢抑制导致气体交换量下降的,应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2 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以利脱水剂快速输入 在患者四肢选择较大的静脉穿刺,快速滴注脱水剂,脱水可减少脑组织的水分,缩小脑体积,降低颅内压,同时要限制其他液体的输入速度,成人以每分钟30~40滴为宜。如合并出血性休克,首先给予止血、快速输液等抗休克处理,待休克纠正后方可使用脱水剂。
   
  3.3 体位 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同时还可以增加肺部通气量。但收缩压为0,呼吸不规则时,应采取平卧位。
   
  3.4 安全护理 如有烦躁不安者,应使用床栏和约束带约束,避免引流管滑脱或自行拔管、坠床等意外,约束不宜过紧,免因患者挣扎加重脑水肿及损伤组织,必要时按医嘱应用镇静药物。
   
  3.5 高热的护理 伤后早期出现高热,多由于脑干损伤或丘脑下部损伤所致,高热可致代谢增强,加重缺氧,促进脑水肿,一般采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冰帽,或使用调温床控制体温,可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改善脑的缺氧状态。
   
  3.6 预防并发症 耳、鼻有脑脊液外漏者,应卧向患侧,用无菌棉签轻轻擦去,忌冲洗和填塞,以防颅内感染;眼睑闭合不全或深昏迷者,应涂眼膏保持角膜湿润,并用纱布复盖,预防角膜溃疡;做好尿管的护理,每曰进行会阴抹洗2次,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加强口腔及皮肤的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3.7 加强营养 伤后2天仍然昏迷,可以留置胃管,定时鼻饲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鼻饲饮食,一般每日4~6次,每次200~400ml。如有高热等原因,可适当增加鼻饲次数及量,以维持营养和体液平衡。
   
  4 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而复杂,变化迅速,必须严密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作出正确判断,为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忙而不乱,循序进行,分秒必争,是抢救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的重要措施,还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爱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分期护理要点.实用护理杂志,1994,10(10):17-18.

  作者单位:526600广东肇庆肇庆市德庆县人民医院 

作者: 何少香 2005-6-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