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3期经验交流

拔复位固定跟骨骨折

来源:INTERNET
摘要:我科于2000年~2003年共收治42例跟骨骨折,对其中17例患者采用X光机透视下行骨圆针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跟骨术,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优良的治疗方法,特别适于基层医院开展,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00年~2003年期间,采用骨圆针跟骨撬拔复位固定跟骨骨折17例,其中年龄最大58岁,最......

点击显示 收起

  我科于2000年~2003年共收治42例跟骨骨折,对其中17例患者采用X光机透视下行骨圆针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跟骨术,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优良的治疗方法,特别适于基层医院开展,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0年~2003年期间,采用骨圆针跟骨撬拔复位固定跟骨骨折17例,其中年龄最大58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40岁,全部患者均随访6个月。
   
  1.2 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在跟髓麻醉下,在岛津X光机透视下,用3.5mm骨圆针,从跟骨结节上缘中点纵向进针打入跟骨用力撬拔至恢复BOHLER角度,如有多块大折块可用2~3枚2.0mm克氏针分别拔撬拔复位满意后,用骨钻钻入距骨,并用骨锤轻打入1~2mm,以增加固定牢固度,以防止针脱出,将针尾留于皮外,6周后除内固定,不负重锻炼踝关节,8~10周下地行走。
   
  2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以ROHLER角正常,足外形正常,跟腱长度适宜,踝关节活动良好,无疼痛为优13例;以ROHLER角正常,外形不佳,踝关节活动良好1例;以ROHLER角正常,有轻微行走痛为差,为3例;优良率82.4%。
   
  3 讨论

  跟骨为足部最大骨骼,其主要由松质骨组成,周围有较薄皮质骨包绕,其分为前、中、后三部分,与其周围的距骨、骰骨、舟骨形成关节,而跟骨骨折常使足部桁架结构丧失了后方支撑,足弓塌陷,BOHLER角度小,消失甚至呈负角,跟腱相对延长,跟骨体皮质被挤而变宽,使足部生物力学破坏,严重影响足的承重、站立,行走日久后使距下关节因创伤致纤维性粘连,骨性关节炎引起长期慢性疼痛。因此,对于跟骨骨折准确复位及可靠固定有极大意义。在传统的跟骨骨折诊断过程中以跟骨轴位,侧位片来确诊,近年来由于CT机普及对于跟骨骨折的折块数量及大小及周围关节移位情况有明确显示,对治疗方案选择有极大价值,目前跟骨骨折以折线是否通过距下关节面分为两大类:Ⅰ型为骨折线不经过关节面的跟骨骨折,Ⅱ型为波及距骨下关节附近的跟骨骨折 [1]  。对于I型跟骨骨折常采用手法正复石膏外固定即可取得良好疗效。而对于Ⅱ型跟骨骨折使用保守治疗常不能取得良好疗效,而采用X光机透视下跟骨撬拔可以准确的恢复BOHLER角度,多枚克氏针撬拔及相邻距骨固定即可得到可靠固定,同时可以极大纠正跟骨因压缩而变宽,同时可以免除因石膏固定带来的不良后果,因为跟骨多为松质骨,骨性愈合较快,减少病人长期卧床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此方法对于Ⅱ型跟骨骨折也可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 [2]  。成功要点:此方法成功主要应完善X线及CT检查,明确诊断、分型,了解跟骨骨折的具体改变情况,以选择此术式是成功关键。术中应注意撬拔时防止骨块再次碎裂,随诊防止针尾退出,针尾表浅感染,总之,准确诊断分型,合理选择术式及正确的抗感染治疗后,均可达到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毛宾尧.足外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7.
   
  2 陈中杰.实用骨科手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115.
    

  作者单位:110044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作者: 丁涤飞 黄涛 2005-6-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