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3期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体会(附60例报告)

来源:INTERNET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笔者自2003年1月至今,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60例,经与单纯西药治疗42例对照观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其中,治疗组60例,包括男34例,女26例。2治疗方法2。...

点击显示 收起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笔者自2003年1月至今,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60例,经与单纯西药治疗42例对照观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02例患儿均来自本院同期的门诊及住院患儿。其中,治疗组60例,包括男34例,女26例;年龄2~14岁,平均(7.19±3.14)岁;病程(2.65±2.17)天。伴有发热者20例。对照组42例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14岁,平均(7.26±3.52)岁;病程(2.52±2.24)天。伴发热者13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本组102例患儿的诊断均符合《儿科学》第五版标准,中医均诊断为哮喘发作期(包括热性哮喘、寒性哮喘)。中医分型参照《中医儿科》制定。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辨证采用自拟中药平喘汤煎汤口服。热性哮喘用Ⅰ号方:炙麻黄4g,制杏仁、炒桃仁、枳实、红花各6g,炒葶苈子、地龙、大青叶各10g、全瓜蒌、车前子各12g。寒性哮喘用Ⅱ号方:炙麻黄,制杏仁、清半夏、干姜、桂枝、炙甘草各6g,陈皮、当归、苏子各10g,细辛2g。(以上均为6岁患儿用量,临床根据患儿年龄适当增减)。上方水煎2次,取汁150~200ml,频服。对口服当归困难者,可将当归分2次,保留灌肠。同时,对发热、喘重者,静滴青霉素、病毒唑(剂量随年龄定),静滴氨茶碱(4~6mg/kg·次,溶于10%葡萄糖液30ml以内)。
   
  2.2 对照组 静滴青霉素、病毒唑(剂量随年龄定),静滴氨茶碱(剂量同治疗组)。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1988年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儿科病症诊断及疗效标准》制定。痊愈:经治5天,咳嗽气喘消失,体温正常,肺部罗音消失,肺部X线表现恢复正常,血常规恢复正常。好转:经治5天,咳嗽气喘减轻,肺部罗音减少,肺部X线表现未完全恢复。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恶化者。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55例(91.7%),好转5例(8.3%),全部有效。对照组痊愈30例(71.4%),好转12例(28.6%),全部有效。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略)
    
  4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喘证范畴,发病主要由于痰饮久伏,遇到诱因,一触即发,反复不已。发作时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当由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寒伏肺俞而聚液生痰;或外感风热,聚津为痰,阻塞气道,发为哮喘。其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发作期的热性哮喘以清热定喘、止咳化痰为主;寒性哮喘,以温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宜。
   
  以上两平喘方是笔者自拟的经验方。方中麻黄辛温宣肺,散寒平喘;杏仁肃降肺气,化痰平喘。两药配合,一宣一降,肺气得以宣畅;清半夏、全瓜蒌、车前子涤痰;桃仁、地龙、当归活血平喘。同时,黄芩、大青叶清肺热,干姜、细辛、桂枝又可温肺散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止咳、平喘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麻黄、当归、地龙有缓解支气管痉挛而显示平喘作用,其作用缓和而持久;半夏、杏仁、细辛、陈皮有镇咳、祛痰作用;黄芩、大青叶、细辛等药还有抗菌、抑菌作用。自拟平喘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配合西药,疗效确切,可缩短患儿咳喘时间,提高患儿治愈率,且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位:271129山东莱芜,莱芜市钢城区寨子乡卫生院
   
       271100山东省莱芜市疾病控制中心
   
       271100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 

作者: 孙建峰 陈延香 邵立波 2005-7-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