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5期

小儿射频消融术中介入室护士的护理配合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射频消融术是采用射频电流作为消蚀的能量,通过心导管将其引入心脏以消蚀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与成人相比小儿自制力差,不能完全配合手术,因此小儿的射频手术的护理配合与成人相比还是有区别的。介入室的护士应根据小儿的年龄特点及手术特点采取不同的配合方法,以降低并发症,加快手术后......

点击显示 收起

  射频消融术是采用射频电流作为消蚀的能量,通过心导管将其引入心脏以消蚀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顽固性心律失常。由于它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而广泛用于临床。与成人相比小儿自制力差,不能完全配合手术,因此小儿的射频手术的护理配合与成人相比还是有区别的。介入室的护士应根据小儿的年龄特点及手术特点采取不同的配合方法,以降低并发症,加快手术后康复。

   1 充分取得患儿的信赖

     介入室的护士首先要取得患儿的充分信赖。因为患儿年龄小,大部分手术患儿因心律失常反复发作而多次住院,认为一住院就打针就会痛,形成一种条件反射,甚至一见到穿白大衣的人就哭,对医院有较强的恐惧心理。介入室对患儿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加之亲属不能陪同,更加重了患儿恐惧心理,从而发生哭闹,不配合。哭闹使患儿兴奋致使麻醉药用量加大,使麻醉并发症增加。哭闹还能导致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而全麻又抑制了咳嗽反射,所以易在麻醉过程中出现误吸和呼吸道堵塞现象,从而影响手术和康复,所以应避免小儿术前哭闹。因此介入室护士在术前应通过各种形式和患儿沟通,取得患儿信赖,术前了解患儿性格特点,备一些患儿感兴趣的玩具、画书等引起患儿的好奇心,使其从心理上愿意接近护士,信任护士;同护士进手术室时不哭不闹。

   2 术前准备

     2.1 药物准备 小儿射频全麻一般用静脉麻醉。除常备药如:利多卡因、肝素外,还应备麻醉药。小儿常用有芬太尼、咪唑安定、东莨菪碱,有时亦用度异(度冷丁、异丙嗪)。小儿药剂用量较小,为使药物剂量准确,常规方法是将药物稀释。

    2.2 物品准备 在小儿射频中,除常规准备开射频台、正确连接消融仪器外,为尽量减少患儿吃线和保护小儿生殖腺不受照射,应在手术台上铺铅衣,上铺干净的中单,小儿卧于中单之上。铅衣位置根据患儿的身高调整,既能充分暴露手术位置,又能给患儿最大保护。

    2.3 患儿准备 进入介入室之前患儿应保留留置针,以防因术前打针患儿哭闹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而影响手术。患儿卧于手术床上后连接静脉通道,哭闹的患儿可先抱着玩耍,待麻醉成功后再放于手术台上。注意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尽。然后连接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并用面罩吸氧。进行心电监护时注意导线勿压于肢体下,以防皮肤受压,这一点是与成人不同的。

     3 术中配合

     护士除常规配合连接仪器,递导管之外,对于小儿射频手术,护士应特别注意术中观察,尤其是对血氧饱和度的观察。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现有分泌物增多,出现痰鸣音立即吸痰,并保持吸氧面罩不移位。随时注意麻醉情况,如发现患儿肢体移动现象,应立即报告麻醉师,以及时用药,防止患儿因躁动而引起导管移位,使手术不能正常进行。对于动脉置管者,应注意提示大夫肝素使用时间,并记录肝素用量和时间及术中其它用药。

  4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应立即配合手术大夫包扎穿刺处。对于动脉置管者,应立即予以砂袋压迫,小儿砂袋重量应比成人轻,以免过度压迫肢体,使肢体供血受阻,一般一斤一袋的盐或糖,外用一层毛巾包齐缝好,既方便又安全。

    协助术者将小儿平稳移至平车上,移动中注意患儿下肢保持伸直勿弯曲,保持砂袋勿移位,以防出血。患儿平稳卧于平车上后,仔细检查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砂袋压迫位置是否正确,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然后推至观察室,与病房护士交班,待患儿苏醒,此时尤应注意的是,患儿复苏过程中会出现躁动,应注意保护穿刺部位,保持砂袋位置。苏醒后的患儿即可离开介入室。

   5 结术语

     小儿射频手术不仅仅需要介入室护士娴熟的技术配合,还需要介入室护士带有一颗“慈母心”“童心”,成为患儿的“母亲”和“朋友”,才能更好的完成手术配合。当然,术中介入室的护士应做好个人防护。

   作者单位:257000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心内科
  (编辑:秋 实)

作者: 崔陵红于晖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