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5期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一般化脓菌引起的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所发生的炎症。慢性盆腔炎因病程较久,反复发作,直接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我站1998~2000年采用中医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盆腔炎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

点击显示 收起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一般化脓菌引起的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所发生的炎症。慢性盆腔炎因病程较久,反复发作,直接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我站1998~2000年采用中医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盆腔炎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中全部为已婚女性,其中1例未育,年龄23~49岁,平均36.32岁,病程3个月~10年。对照组全部为已婚已育女性,年龄25~48岁,平均36.23岁,病程8个月~11年。100例病例均符合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依据秦浩主编的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产科学”)。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内服方药 当归12g,赤芍9g,川芎9g,香附12g,丹参9g,川楝子12g,甘草6g,五灵脂9g。

    虚寒者加干姜9g,小茴香9g,肉桂6g;有热象者加黄芩9g,黄柏9g;气虚加黄芪18g,党参15g;血瘀显著或有结块者加桃仁9g,红花9g,三棱9g;月经量多者加甘草12g,蒲黄9g,艾叶9g,三七粉6g。

    2.1.2 用中成药 康妇消炎栓每日1粒,7d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2d,睡前或便后将肛门洗净,用套有胶质套的食指将药粒推至直肠7cm处。    
     
  2.2 对照组 单用西药治疗,青霉素800万U,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24万U,分别加入5%GNS500ml,0.2%甲硝唑溶液250ml静滴,7d为1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妇科检查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妇科检查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妇科检查局部症状及体征减轻。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3.2 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5例,显效1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临床痊愈5例,显效14例,好转1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盆腔炎属于祖国医学的痛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病等范畴,人体感受寒、热、湿邪、内伤七情或脏腑功能失常等因素皆可导致气滞血瘀。因此,我们选用了以理气活血化瘀为主的药物作为基本方,并随症加减,有的放矢,标本兼顾。方中香附、川楝子理气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赤芍、丹参、川芎活血化瘀;五灵脂活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所以基本方中气药与血药异同,共同起到理气、化瘀、止痛的作用。康妇消炎栓是通过肛门外用,可使中药通过直肠粘膜吸收直达痛处,与内服中药协同作用,使盆腔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减少炎症渗出,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达到消炎消瘀的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253200山东德州,夏津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

  (编辑:悦 铭)

作者: 杨帆徐淑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