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7期

严重小儿烧伤并发惊厥58例护理分析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小儿严重烧伤时,由于机体损伤严重,加之疼痛、高热、水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因素存在,因而惊厥时常发生,并成为小儿烧伤早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笔者单位自1998~2004年共收治小儿烧伤病人884例,其中发生惊厥者58例,发病率6。现将其护理情况分析如下。烧伤面积为17%~72%TBSA,平均38%,均为浅Ⅱ°~Ⅲ°,其中Ⅲ°烧伤面......

点击显示 收起

    小儿严重烧伤时,由于机体损伤严重,加之疼痛、高热、水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因素存在,因而惊厥时常发生,并成为小儿烧伤早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笔者单位自1998~2004年共收治小儿烧伤病人884例,其中发生惊厥者58例,发病率6.5%。现将其护理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8例,男35例,女23例;年龄7个月~12岁,平均5.2岁。烧伤面积为17%~72%TBSA,平均38%,均为浅Ⅱ°~Ⅲ°,其中Ⅲ°烧伤面积平均为20%。本组惊厥发生时间为伤后8h~10d。其中休克期发生惊厥为32例,占55.1%,惊厥持续时间为2min~1.8h。本组惊厥伴高热37例,占63.8%。惊厥伴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电解质紊乱者28例,占48.3%,既往有惊厥史者7例,占12%。

  1.2  结果  嘱患儿侧卧,防止误吸。将压舌板置于上下磨牙间,防止咬伤舌部。给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镇静剂,迅速控制惊厥,阻断惊厥持续状态,可给予安定0.2~0.3mg/kg缓慢滴注。若效果不佳,可用苯巴比妥钠5~8mg/kg肌肉注射,或使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同时注意抗休克、退热、抗感染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治疗。惊厥时间在1min内控制的有49例,在2~5min控制的有14例,在1h内控制的3例。

  2  护理体会

  2.1  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

  2.1.1  体温  密切注意患儿体温变化。高热时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如应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力争把体温控制在38℃以内。

  2.1.2  脉搏和血压  监测血压和脉搏,注意有无休克的发生。在休克期和频繁发作的患儿应24h心电监护。

  2.1.3  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备好吸痰器[1],清除口、鼻、咽喉内的分泌物,防止误吸;放置压舌板、舌钳,防止舌咬伤。注意呼吸的次数,防止呼吸抑制。

  2.2  严密观察烧伤病情的变化  休克期、感染期都是惊厥高发期,因而应针对病情的发展做好预防。

  2.3  输液及镇静药的管理  控制好液体的总入量和速度,避免导致或加重脑水肿。当重复或联合使用镇静剂时,应详实记录,并观察其毒副作用。

  2.4  应做好对症护理  如及时协助医生诊断、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惊厥发作时要做患者肢体创面的保护。

  2.5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应让父母陪护,减轻患儿的恐惧和紧张。对父母进行惊厥知识的宣教,减少因父母的恐惧情绪影响患儿。

  3  讨论

  小儿器官发育不完全,特别是大脑皮质抑制功能差,兴奋过程占优势并易扩散,各种毒素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侵入脑组织,因而惊厥是小儿烧伤后非常常见的并发症,重者危及生命[2]。小儿烧伤后惊厥与休克密切相关,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小儿烧伤体表面积大,体液含量高,机体代偿能力低,加之休克所导致的全身微循环障碍、脑组织缺氧,大脑能量供应减少,细胞钠泵功能失调,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受到干扰,从而易导致膜电位下降而出现癫痫样发作。而长时间惊厥又会加重脑缺氧、脑水肿[3]。因此,我们认为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措施对护理烧伤惊厥有重要意义。烧伤早期由于大量液体渗出或补液过快,易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低钙、低钠血症可导致中枢细胞膜通透性增高,膜内外离子分布改变,从而诱发癫痫,因而密切注意患者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亦十分重要。小儿烧伤后感染、脱水均可导致体温升高。高热可导致脑细胞代谢增强,脑组织供氧不足,因而任何原因的高热均可诱发小儿惊厥。本组惊厥伴高热者3例,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者7例。因而临床护理中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尤其对那些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者则尤为注意。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以避免惊厥的发生。为及时有效的控制惊厥发展,尽早使用镇静剂则十分必要。因其可快速控制抽搐,从而减少脑缺氧和脑水肿的发生。但某些镇静药物有抑制呼吸的副作用,因此,临床护理中要密切注意患儿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避免其加重缺氧或发生呼吸衰竭。

  【参考文献】

  1  吴兰琴.小儿惊厥的紧急处置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8.

  2  蒋金珩.小儿特重烧伤143例临床分析.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15:440.

  3  仇佩庆.小儿严重烧伤合并脑水肿三例.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13:320.
 
  作者单位:1 250031 山东济南,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烧伤科

       2 山东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编辑:守  中)

作者: 寇妍邱艳黄成静朱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