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8期

大黄预防脑血管意外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通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大黄预防脑血管意外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大黄有抑制急性脑血管意外后的胃酸分泌,增加胃液pH值,保护胃黏膜,从而减少脑血管意外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脑血管意外。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胃黏膜病变,表现为胃黏膜的充血、糜烂及溃疡形成。...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通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大黄预防脑血管意外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大黄有抑制急性脑血管意外后的胃酸分泌,增加胃液pH值,保护胃黏膜,从而减少脑血管意外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
    
  【关键词】  大黄;脑血管意外;急性胃黏膜病变
           
  急性胃黏膜病变,表现为胃黏膜的充血、糜烂及溃疡形成。急性脑血管意外常常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呕血、便血等症状,中医学属肝火犯胃,胃中积热,血热妄行的范畴。本研究试图探讨大黄预防脑出血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急性脑血管意外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1~40岁5例,41~50岁3例,51~60岁4例,61~70岁10例,71~80岁12例,81岁以上者4例。脑出血14例,脑梗死24例。中脏腑者5例,中经络者33例。中医分型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者7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者19例,阴虚风动者4例,气虚血瘀者4例,风火上扰清窍者4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19例,冠心病史者1例,甲亢者1例,风心病史者3例,在发病后1天内入院者25例,2天内入院者4例,3天内入院者5例,5天内入院者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31~40岁2例,41~50岁4例,51~60岁5例,61~70岁12例,71~80岁11例,81岁以上者3例。脑出血9例,脑梗死28例。中脏腑者5例,中经络者32例。中医分型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者7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者14例,阴虚风动者5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者3例,气虚血瘀者5例,风火上扰清窍者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18例,糖尿病史者1例。在发病后1天内入院者19例,2天内入院者6例,3天内入院者5例,4天内入院者4例,5天内入院者3例。

    1.2 诊断标准 (1)根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脑出血诊断要点”和“脑梗死诊断要点”,全部以CT确诊;(2)根据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的《中风病诊断及分型标准》全部诊断为中风。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病人根据脑血管意外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给予大黄2片(每片含生大黄0.3g),每日3次口服或鼻饲。对照组病人根据脑血管意外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胃液检查 分别在入院治疗2周后清晨空腹由胃管抽取胃液,送检验科由专人负责进行胃液检查。

    1.4.2 大便潜血 分别在入院治疗2周后留取大便,由检验科专人负责进行大便潜血检查。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胃液常规 两组治疗后胃液常规变化,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病人胃液常规变化 (略)
          
  2.2 大便潜血检查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大便潜血阳性发生率变化 (略)
    
  3 讨论
    
  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急性黏膜病变的发生率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是脑血管意外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胃黏膜病变是机体对各种应激性打击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物防御反应,是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急性应激情况下,胃内血管强烈收缩、痉挛,导致胃黏膜缺血、缺氧、充血水肿,最后坏死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与基础胃酸、胃酸浓度、黏膜屏障、胃动力改变、黏膜血 流下降、胆盐的黏膜损伤和肥大细胞失颗粒的变化有关。大黄通腑泻热、消热解毒、凉血活血、祛瘀生新,引胃气下行,提高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胆汁返流,保护胃黏膜免受损伤。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大黄片有抑制急性脑血管意外后胃酸分泌,增加胃液pH值,保护胃黏膜,从而减少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作用。
     
  作者单位:423000湖南郴州,湘南学院

  (编辑:悦 铭)

作者: 肖和平段小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