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9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皮疹特点为主要发于躯干的淡红色皮疹,表面有细碎鳞屑,且损害的长轴与皮纹一致,春秋季多发。我科于2003年9月~2005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2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病人,符合玫瑰糠疹诊断标准......

点击显示 收起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皮疹特点为主要发于躯干的淡红色皮疹,表面有细碎鳞屑,且损害的长轴与皮纹一致,春秋季多发。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 “风热疮”与本病相类似。我科于2003年9月~2005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糠疹,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2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病人,符合玫瑰糠疹诊断标准[1],就诊时病程约3~15天。其中男63例,年龄10~49岁,平均(23.70±10.14)岁;女69例,年龄8~52岁,平均(27.45±11.5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2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基本匹配,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西替利嗪(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每早1次口服,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本院自制)。 治疗组:除上述西药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汤剂口服,药物组成:赤芍12g,生地20g,紫草20g,白鲜皮30g,牛蒡子12g,板蓝根30g,甘草10g,丹参15g,丹皮12g,熟薏米30g,大青叶30g,每日1剂,温火煎煮30min,早晚各2次口服。3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判断疗效。痊愈:皮疹减少95%以上,瘙痒消失;显效:皮疹减少60%及以上,瘙痒显著好转;进步:皮疹减少20%以上,瘙痒有好转;无效:皮疹减少不足20%,瘙痒无好转。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3周后,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对比  (略)

  治疗中观察到治疗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红斑鳞屑减少、消退时间及瘙痒减轻、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87.1%,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效率64.5%), χ2=9.3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痊愈率为32.9%,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痊愈率14.5%),χ2=6.02,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与治疗组各有4例出现轻微嗜睡,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该病病因不明,多数学者根据它发病经过及表现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但均无病毒感染的证据[1]。近来一些报道提出了一些玫瑰糠疹的免疫学表现[2,3],使人们考虑到该病也可能为对病毒感染的一种变态反应。本病病程一般6~8周,不治疗也可自行消退,一般不再复发,少数病程可迁延6个月~1年。故本病治疗的重点在于消除皮疹、缩短病程。西医治疗主要以抗过敏、抗炎、对症治疗为主,临床常应用H1受体拮抗剂。盐酸西替利嗪属第二代选择性较强的高H1受体拮抗剂,是安泰乐的羟基衍生物,作用强而持久,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既抑制组胺介导的早期过敏反应,又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晚期过敏反应[4],因而有独特的双重抗变态反应作用,且副作用轻。
  
  中医称此病为“风热疮”,病机多因风热之邪蕴于血分,热毒凝结,发于肌肤而致,若挟湿邪则病程迁延不愈[5]。牛蒡子、大青叶、板蓝根疏风清热解毒止痒,使热邪从表而解;生地、赤芍、紫草、丹皮凉血活血,滋阴清热;白鲜皮散风祛屑止痒;丹参养血活血润肤;熟薏米清利湿热,清血分之热以消斑;甘草调和诸药,兼有清热解毒之功。全方共奏疏风清热,利湿消斑祛屑止痒,使热从表解。同时,紫草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生地、赤芍、大青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的功效,生地还可拮抗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且能延缓肝脏对糖皮质激素的分解代谢,使血中糖皮质激素升高。总之,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玫瑰糠疹能有效的缩短病程,无明显的副作用,安全性好,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辩.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75.

  2  Bos JD,Huisman PM,Kriey SR,et al.Pityriasis rosea(Gibert):abnorm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in situ. Acta Derm Venereol(Stockh),1985,65:132.

  3  Sugiura H,Miyauchi H,Uehara M. Evolutionary changes of immuno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lesions in pityriasis rosea.Arch Dermatol Res,1988,280:405.

  4  芮耀诚.现代药物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49-359,910-911.

  5  安家丰,王苹.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79-181.

  作者单位: 110003 辽宁沈阳,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

  (编辑:悦  铭)

作者: 李艳阳黄苹刘岩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