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9期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功能性鼻内镜手术(ESS)是国内外近年来广泛开展的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新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鼻腔鼻窦的基本功能,现将我科3年来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试对提高本手术疗效的方法进行探讨。1一般资料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4例,男72例,女52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ESS)是国内外近年来广泛开展的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新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鼻腔鼻窦的基本功能,现将我科3年来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试对提高本手术疗效的方法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4例,男72例,女52例,年龄12~63岁,根据鼻塞、流脓涕等病史,鼻腔检查所见黏膜、分泌物及鼻息肉发生情况及鼻窦CT所见各窦内密度、骨质,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进行分型分期[1]:Ⅰ型1期4例,Ⅰ型2期8例,Ⅰ型3期12例,Ⅱ型1期32例,Ⅱ型2期40例,Ⅱ型3期18例,Ⅲ型10例。

  1.2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均常规行鼻窦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手术采用全麻3例,余均采用局部麻醉,手术进路参照Messerklinger术式,对伴有鼻息肉者,以电动切割吸引器先清除鼻息肉,然后切除钩突,暴露并开放筛泡,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根据CT显示开放各组筛突,额窦或蝶窦开口,部分患者同期行鼻中隔粘骨膜下切除术。

  1.3  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鼻腔应用减充血剂1~3天,内镜检查鼻腔,鼻咽部,作鼻窦冠状位或轴位CT扫描,术中应用麻黄素或肾上腺素局部止血,术后填塞时间48h,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术后第5天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每隔一周利用鼻内镜详细检查鼻内创面生长情况,清除分泌物及囊泡,分离中鼻甲、鼻腔外侧壁及鼻中隔,防止鼻腔粘连,用弯头吸引器探入上颌窦自然口进行清理,冲洗4周,术后1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

  1.4  疗效评定标准    按1997年海口会议鼻内镜手术疗效标准,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内镜检查窦口开放情况,黏膜上皮化及分泌物性质。

  2  结果

  经过术后6个月~1年随访,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治愈78例(62.9%),好转35例(28.2%),无效11例(8.9%),总有效率为91.1%,均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本文通过对12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随访和经验总结,我们认为,影响其远期疗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3.1  钩突的切除是否彻底  钩突是位于中鼻道中鼻甲前端的突起,切除钩突是ESS术的第一步,如果钩突未完整切除,上端残留,术后额隐窝阻塞,引流不畅,影响额窦炎的痊愈,下端残留,使得上颌窦口暴露不充分,上颌窦口开放不良,影响上颌窦疾病的处理,上颌窦的通气与引流,严重影响上颌窦口的开放,降低了手术的疗效,因此,彻底切除钩突是ESS操作中应重视的问题,对提高疗效,减少术腔粘连及提高鼻息肉、鼻窦炎的治愈有着重要意义。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要求做到四个“先”:(1)先在内镜面涂抹灭菌肥皂水防起雾,延长内镜操作时间;(2)先吸净鼻腔分泌物及血液,再导入鼻内镜;(3)先插入钳子到达病变部位,再在内镜下纠正钳子在中鼻道的显微结构位置;(4)先用内镜定位,后采用额镜下开放及钳除较大组织,尤其在出血多的时候,要求掌握内镜和额镜的交替使用。

  3.2  中鼻甲及鼻中隔偏曲的处理    中鼻甲在鼻腔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鼻内镜鼻窦手术引导手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重要解剖标志[2],所以术中应尽可能保留中鼻甲,对手术者检查中鼻甲黏膜严重水肿,息肉样变或肥大而术中使用收缩剂后仍有水肿肥大者必须切除中鼻甲外侧壁及下缘黏膜(电动切割吸引器切除),以防止术后粘连,影响引流,导致手术失败或复发,鼻中隔偏曲高位偏曲由于其对中鼻甲和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影响可导致鼻窦的通气及引流的障碍对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产生明显的影响,且鼻中隔高位偏曲不但妨碍操作,增加了手术和术后对术腔清理的难度,也是术后发生鼻腔粘连和术腔引流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术后随访    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的处理直到术腔完全上皮化。其术腔的上皮化进程人各有异。正规的围术期处理后,术腔上皮化进程大约需要3~6个月,鼻息肉病患者术后的上皮化进程更长。少数患者甚至数年之后,术腔黏膜仍然不断的水肿、息肉样变化。因此,术后随访情况直接关系到手术的疗效[3],我们经过总结后要求患者术后一月四次换药冲洗,及时清洗鼻腔,清除干痂,吸净分泌物,分离粘连,吸除囊泡及肉芽,以保持开放的鼻窦引流通畅,降低手术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34.

  2  江红群,文三立.中鼻甲的处理方式与鼻内窥镜手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9,6:21-23.

  3  许庚,李源,谢尼强,等.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302-305.

  作者单位: 224001 江苏盐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守  中)

作者: 滕锦楠郑静周志明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