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0期

浅谈中西药配伍禁忌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可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其效果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但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会降低疗效,增加副作用或引起药源性疾病,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现将部分中西药物配伍禁忌作一简述。1对心血管系统......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可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其效果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但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会降低疗效,增加副作用或引起药源性疾病,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现将部分中西药物配伍禁忌作一简述。

  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含钙的中药,如珍珠母、龙骨、石膏、瓦楞子、牡蛎、石决明、海螵蛸等不可与强心甙等药物合用,因前者含有大量的钙。血钙离子会影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如强心甙类的毒性会增加,因钙离子兴奋心肌,在高钙状态易导致洋地黄中毒,出现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
   
  含醇的各类药不宜与镇静药如巴比妥、安乃近、苯妥英钠、扑尔敏及抗高血压药物合用。否则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导致呼吸困难、心跳异常。
   
  含乙醇的各类药物不宜与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消心痛等同服,因协同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甚至加重心绞痛发作。
   
  含有麻黄碱的中药,如止嗽定喘丸、复方川贝精、复方枇杷露、防风通圣丸等不可与降压药合用。优降宁、呋喃唑酮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末稍大量聚积,从而显著加强升压效应,引起血压过高,而造成不良后果。

  2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含炭或含大量鞣质的中药,如侧柏炭、地榆炭、五倍子、儿茶如与胃蛋白酶合剂、淀粉酶、多酶片合用,可与后者含有蛋白质结构的肽键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氢键结合物而改变其性质,不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中药,如甘草、鹿茸、胎盘及其制剂与水杨酸类西药,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钙等合用时,水杨酸类对胃黏膜有刺激性,而甘草口服后经体内某些酶的作用,可水解生成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可使胃酸分泌增多,降低胃肠抵抗力,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胃肠出血、溃疡等症状。
   
  朱砂安神丸、磁珠丸、七厘散等不可与具有还原性西药如巴氏合剂(含3%~5%溴化钾)、碘化钾、溴化钠等合用。因为朱砂的主要成分硫化汞在肠道内遇碘化钾或溴化物可被还原为有刺激性的金属碘化汞或溴化汞,使药物毒性增加,引起赤痢样便,从而导致肠炎[1]。
   
  含醇中药如虎骨酒、酒地黄若与西药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同服,可影响利福平的吸收率,降低其生物利用度,产生有毒物质,并且加重利福平的肝脏损害。

  此外,抗癫痫药与苍耳子、雷公藤合用也可加重肝脏损害。

  3  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含苷类中药,如桃仁、杏仁、火麻仁、枇杷叶等均含有氰苷类成分。不可长期与咳必清合用。因为杏仁甙在酸性条件下,经酶解后产生的氢氰酸虽有止咳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呼吸中枢[2],而咳必清可加强其抑制作用,使呼吸功能抑制加重。

  4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含有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3],如乌梅、五味子、山楂、山萸肉、保和丸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因为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乙酰磺胺易在酸性环境下结晶,阻塞或损伤肾脏,有引起血尿、尿闭的可能,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5  对听觉神经的影响
   
  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及含有这些药物的中成药,如:小活络丹、三七片、元胡止痛片、黄连素片等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强对听觉神经的毒性,产生耳鸣、耳聋,引起患者暂时或永久性耳聋。

  6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甘草的主要成分为甘草素和甘草次酸,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促进糖原异生,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在口服甲苯磺丁脲、降糖灵、格列苯脲等降血糖药物时,若合用甘草可减弱降糖药的效果。因此,甘草与降糖药合用相互拮抗,与升血糖药合用可加强升血糖的作用。
   
  总之,中西药合理应用在临床中很复杂。中西药合用要慎重,中药也有毒副作用,必须根据理化性质、作用机理、不良反应等合理应用,避免配伍禁忌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潘传福.几种常见中西药混合服用应注意配伍禁忌.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3):192.

  2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第五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142.

  3  元枰.药品最新临床应用.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1944.
 
  (编辑:文  静)

  作者单位: 100016  北京,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 

作者: 金燕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