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急性盆腔炎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急性炎症时称急性盆腔炎[1]。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72例患者均为2001~2005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年龄18~30岁者22例,31~40岁者38例,41~49岁者12例,病程1~7天。均符合卫生部1995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

点击显示 收起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急性炎症时称急性盆腔炎[1]。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严重者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若有腹膜炎,则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经期发生可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患者均为2001~2005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年龄18~30岁者22例,31~40岁者38例,41~49岁者12例,病程1~7天。均符合卫生部1995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内急性盆腔炎的西医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38例应用西医疗法,对照组3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头孢曲松钠2g,每日静滴1次,替硝唑100ml每日静滴2次。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味消毒饮合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每日1剂。

  2  结果

  按卫生部1995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内急性盆腔炎的治愈标准评定。治疗1周后,两组疗效对比见表1。两组症状改善对比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情况  (略)

  注:χ2=90.28,P<0.05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略)

  3  讨论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盆腔器官炎症很少单独存在,特别在急性盆腔炎,往往影响周围的器官和组织,易引起腹膜炎、膀胱炎、肠炎。白带增多为急性盆腔炎的显著症状。中医认为“带下病”的原发病因为外感湿邪,湿邪内留[2]。《傅青主女科》说:“夫带下是湿症”。感染湿邪,热毒蕴蒸,损伤脉络,伤及任带,约固无力,则带下量多,黄白似脓五色杂下,移臭难闻。湿毒蕴结,瘀阻胞脉,故小腹腰骶疼痛,热毒伤津,则小便短赤,口苦咽燥,舌红或红绛,苔黄厚腻,脉滑数为其征。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主方:蒲公黄、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土茯苓、薏苡仁、黄柏、黄芩、桅子、败酱草,疼痛甚加香附、延胡索理气止痛;红白带下加大小蓟、茜草、仙鹤草清热凉血,腰骶疼痛加牛膝、续断,口干舌燥加知母、麦冬滋阴清热,胃部不适去桅子加山药等健脾去湿,盆腔积液加桔梗等理气排脓。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主要功能清热解毒,银花、地丁、天葵、公英、野菊花诸药合用,清热解毒、消散痛肿之力甚强。黄连解毒汤出自《肘后备急方》,黄柏、黄芩、栀子等合用,可治三焦火毒、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笔者在临床上还采用此方加减治疗亚急性、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盆腔疼痛等患者均收到了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5.

  2  王永炎,王耀延.今日中医妇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5.
 
  (编辑:宋  冰)

  作者单位: 418000 湖南怀化,怀化市鹤城区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怀化市鹤城区妇幼保健院

 

作者: 刘建华,朱君娥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