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2期

重症森林脑炎急性期的护理80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森林脑炎是一种典型的由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东北其主要媒介为森林蜱,主要是以神经系统受损的各种表现为主的疾病。加强森林脑炎急性期的治疗及护理,可极大的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1临床资料我科于1996~2003年收治的重症森脑病人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16~75岁,平均48。...

点击显示 收起

  森林脑炎是一种典型的由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东北其主要媒介为森林蜱,主要是以神经系统受损的各种表现为主的疾病。但急性期主要是高热、抽搐、昏迷,严重者呼吸衰竭,特别是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呼吸肌麻痹[1,2]。加强森林脑炎急性期的治疗及护理,可极大的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1996~2003年收治的重症森脑病人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16~75岁,平均48.7岁,全部有蜱叮咬史,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征56例,瘫痪11例,意识障碍62例,高热80例,抽搐26例,气管切开31例,治愈46例,好转13例,死亡21例,平均住院45.8天,治愈率57.5%,死亡率26.3%。

  2  护理

  2.1  昆虫隔离  入院时应严格检查病人衣物正反面,缝线处、衣褶及口袋,并详细检查病人身体各部位,从头部开始依次检查头、耳廓、耳后、颈、肘窝、腋、脐、股、膝,特别是头发中或会阴等隐蔽处有无蜱。找到的蜱应焚烧消灭或投入10%的来苏儿或2%的石炭酸中。

  2.2  一般护理  病人在急性期中,因发热给以清凉饮和流质的饮食如西瓜、绿豆汤、米汤、豆浆、菜汤亦可给予冰糕之类的冷饮。昏迷病人给予鼻饲饮食,要注意热量、水分、盐分和维生素的供给。昏迷病人注意使用液体量和鼻饲量的总和。入量应稍低于出量,颅内高压病人一般总液体量应控制在1500~2000ml左右。

  2.3  对症护理

  2.3.1  高热的观察及护理  重症森林脑炎高热可达40℃~42℃,持续7~1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高热、过高热可引起惊厥、抽搐、加重昏迷,故应按时测体温,每1~2h测1次。一般理想的控制水平以把体温控制在37.5℃~38.5℃为宜。肛温应控制在38.5℃以下。本组病人全部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7例在效果不佳的时候加用亚冬眠药物降温。降温方法:(1)物理降温:患者头部可置冰帽,颈部、双侧腋下及双侧腹股沟部置冰袋。也可用30%~50%酒精擦浴,亦可用冰盐水、冰水保留灌肠降温。但高热而又有四肢冰冷者,应禁用冰水或酒精擦浴,应用比体温低2℃的温水擦浴。(2)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效果不好时配合药物降温,用萘普生口服或安痛定肌注,清开灵30ml/d 静点,羚羊角1~2支/次肌注,辅以消炎痛栓肛注。患者多汗应经常擦洗,保持皮肤干燥。(3)亚冬眠:异丙嗪25mg,氯丙嗪25mg,肌注。

  2.3.2  抽搐的观察及护理  抽搐发作时根据医嘱迅速应用镇静剂。将病人的头部侧向一边,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并给予吸氧以减少呼吸道阻塞和改善缺氧,立即解开衣领、衣扣和腰带,迅速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病人一侧上、下臼齿间,以防咬伤舌和面颊部,不可强行按压或用约束带捆扎抽搐的肢体以防骨折,可用枕头或其他柔软物保护大关节不至碰撞床栏等硬物。本组病人有1例发生舌咬伤及时处置。注意病人的意识状态和瞳孔的变化以及抽搐的部位、持续时间、间隔时间,根据病因及时处置。

  2.3.3  呼吸衰竭的护理  呼吸衰竭是森林脑炎病人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气管切开是首要的抢救措施,气管切开术后护士要严密观察昏迷病人痰液阻塞的先兆表现,如呼吸变浅,次数增加,口唇及末梢发绀,无诱因的躁动,听诊肺部某一部位呼吸音减弱。及时吸痰,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次更换一条吸痰管,插入时不可开吸引器,避免损伤黏膜,吸引器压力一般不应超过25cm汞柱,导管在气管内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5s,退出时应慢慢旋转,以利吸净痰液。严格掌握翻、拍、吸、滴四个字方针。翻:每隔30min给病人翻身1次。拍:每次翻身前后给病人拍背1次。吸:翻身后再进行吸痰。滴:吸痰前后用0.85%的盐水200ml加糜蛋白酶4000U加庆大霉素16万U加地塞米松5mg,每次2~3ml滴入或雾化吸入。氧气可由气管套管旁开口处供给。气管切开前后,给予高浓度的氧吸入2min。吸痰后氧流量1~2L/min,给氧浓度26%~28%,持续吸入。严重通气不足或自主呼吸停止,早期应用呼吸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工业部劳动工具司卫生处编.森林脑炎防治调查研究资料汇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56,50.

  2  耿贯一.流行病学(森林脑炎及其他蜱媒脑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0.
 
  (编辑:秋  实)

  作者单位: 157009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者: 黄淑华,郭玉花,亓莲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