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4期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长寿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社会、医疗、健康、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对老年人的精神支持也越来越重要。2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2。3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理解老人的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耐心听取意见,积极想办法解决老年人提出的问题,使他们感到生活......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长寿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社会、医疗、健康、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对老年人的精神支持也越来越重要。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00例,男150例,女150例,年龄55~90岁,平均72岁,每个人都患有不同的疾病。

  2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

  2.1  失落隔绝  离退休后,接触社会减少,信息减少,社会、家庭角色改变,衰老、沟通障碍,疾病困扰,经济负担加重,表现为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易怒,发脾气。

  2.2  恐惧孤独  担心患病,精神特别紧张,恐惧不安、固执,对疾病认知能力差,内心痛苦,精神压力大、思想负担重。   

  2.3  忧虑急躁  身患多种疾病,例如,糖尿病、肾衰、心衰等都不能根治,还不断的发现新的疾病,给家庭、子女带来负担,情绪不稳定,产生忧虑恐慌不安,过分焦虑等。

  3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理解老人的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耐心听取意见,积极想办法解决老年人提出的问题,使他们感到生活的价值所在。诱导解释,使他们从恐惧忧虑中得到解脱,取得老人的信赖,护士应有愉快的情绪,和蔼的态度,恰当的语言,有针对性的安慰、疏导、解释、暗示、鼓励、劝告等措施,引导和帮助患者消除烦恼、理顺情绪,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

  3.2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配合  当病人处于困境时,一定与家属共同配合,指导家属做简单的护理,如:在家输液时,怎样观察病情、速度,怎样拔针、按压输液部位等,同时观察病人的情绪,适时开导,避免精神刺激,防止病情恶化。

  3.3  加强护理宣教  指导病人合理饮食,科学服药,适当运动,针对病人所患的疾病,讲解一些注意事项,用通俗易懂的言语,结合病人的病情,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

  3.4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老年病人应有多种爱好,养花鸟鱼虫,练琴棋书画,听音乐相声,看电视书报等,以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患病后正确对待,除按时就医治疗服药外,千万不能增加心理负担。

  3.5  观察患者心理变化  从言行举止表情等多方面观察,找出问题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焦虑型的要有同情心,耐心、认真的解答他们的问题,解除思想顾虑。

  3.6  创造优美舒适的医疗环境  医疗门诊整洁、舒适、明亮,各种宣传黑板报、橱窗、小册子应有尽有,使患者一走进门诊,心情舒畅,利于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  结果

  300例老年患者,通过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和采取心理护理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率达98%。

  5  讨论

  人口老化是总趋势,在做好各项护理操作、治疗的同时,掌握一些病人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特征,做好心理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已越来越重要。

  作者单位: 100000 北京,北京航天中心医院
 
  (编辑:宋  冰)

作者: 刘赵丽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