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2期

急症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心理因素可导致躯体疾病,而躯体疾病又常常带来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症病人也同样需要心理护理。下面我们将在2004年1月~2005年12月接诊的急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报告如下。1急症病人的心理分析急症病人多数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

点击显示 收起

  心理因素可导致躯体疾病,而躯体疾病又常常带来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症病人也同样需要心理护理。下面我们将在2004年1月~2005年12月接诊的急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1  急症病人的心理分析

  急症病人多数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与治疗。急症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而又多种多样。我们接诊的急症病人中有因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摧毁了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产生恐惧;有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死或神志清醒的脑卒中等,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还有那些慢性疾病突然恶化的病人,易于产生濒死感、悲哀、失助、绝望等,这些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病人的死亡。另外,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

  2  护理对策

  2.1  了解病因,理解病人的痛苦  急症病人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应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病情,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危难之时遇到救命的亲人。

  2.2  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树立治疗信心  为消除紧张,克服病人的恐惧心理,我们在护理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向病人详细介绍机器在使用中的噪音,使病人尽快适应环境,配合治疗。对待患者诚恳、耐心、和蔼,以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用真诚的话语感慰病人,这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支持、鼓舞和力量,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树立治疗信心。

  2.3  注意心理护理的时效性  在心身双向护理的同时要随时把握其两者迅速转化,才能取得心理护理的时效性效果。例如:车祸患者入院时他首先担心是生命安危问题,当经过清创处理之后,他在没有生命危险时,病人马上出现致残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年轻人,被毁容之后,自感前途渺茫,易产生轻生行为。这时心理护理必须及时跟上,才能防止意外和保证有效治疗。对急症病人,无论预后如何,我们的经验是都应给予肯定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使病人能身心放松,有安全感。

  (编辑:李  木)

  作者单位:030024 山西太原,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职工医院急诊科

       030200 山西古交,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古交矿区总医院

作者: 王爱玲,于双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