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2期

高脂血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质的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病症,也可称为高脂蛋白血症,一般以成年人空腹12~14h血清总胆固醇超过220mg/dl、甘油三酯超过150mg/dl、儿童总胆固醇超过160mg/dl为标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高血压、血脂紊乱等与高脂血症有关......

点击显示 收起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质的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病症,也可称为高脂蛋白血症,一般以成年人空腹12~14h血清总胆固醇超过220mg/dl、甘油三酯超过150mg/dl、儿童总胆固醇超过160mg/dl为标准。高脂血症如果不能够有效控制和治疗,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严重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高血压、血脂紊乱等与高脂血症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较明显的增长。据资料报道,我国有2亿人体重超标、6000万人患肥胖症、血脂异常患者约1.6亿,高胆固醇血症在我国已经相对较普遍,而公众对高脂血症的知晓率和血脂控制的达标率却很低。因此,必须加强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控制患者的血脂在适当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冠心病(CHD)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1]。从目前的医学资料研究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

  1  心理调节

  由于精神紧张、过度兴奋等不良情绪可能引起血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含量增高,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多与患者谈心,进行针对性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高脂血症的危害性及高脂血症的可控制性,并尽量避免过度紧张。

  2  饮食调节

  2.1  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有猪脑、蛋黄、猪肝、松花蛋、鳗、蟹黄、猪腰子、对虾、鱼子、奶油、肥肉等,对于冠心病、血脂高、身体肥胖的人食用后容易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应尽量少吃。

  2.2  增加植物油的摄入  一般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如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并能防止血栓形成,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利。

  2.3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中含有植物醇,能抑制食物胆固醇的吸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也能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2.4  少吃甜食  多吃甜食会使人发胖,也会造成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继之会引起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2.5  限制热量  人体的肝脏能将碳水化合物转变为脂肪,所以即使不吃荤,饭量很大的人也会发胖,故凡超体重者及血中甘油三酯水平高者应限制膳食的总热量。

  2.6  戒酒  酗酒或长期饮酒可以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三酸甘油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引起高脂血症。因此,中年人还是以不饮酒为好。

  3  参加体育锻炼

  经常进行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加热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提高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尤其是提高脂蛋白质酶的活性,它可以促进三酸甘油酯的运输和分解,从而降低血中的脂质。高脂血症患者可选择适度的体力劳动或进行步行、轻便体操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30min以上),要避免赛跑、举重等剧烈的无氧运动[2]。

  4  控制体重

  肥胖是引起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的诱发原因,对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最好以每月减轻1~2kg为宜;同时坚持降体重的饮食原则,即低脂肪、低糖、足够的蛋白质。

  5  坚持药物治疗

  高脂血症患者在饮食与运动的基础上,血脂水平仍高者,需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用药中注意防治结合及非药物与药物应用相结合。对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患者,可运用苯氧乙酸类降酯药,又称贝特类(如吉非罗齐、必降脂、力平脂等);对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的患者,可选用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法他汀等)。另外,鱼油类药物(如多烯康、血脂康、深海鱼油等)也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此外,要教育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血脂的变化,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血脂变化情况,并为医生在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时提供参考。使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按不同的患者类型来分,无动脉硬化、无易患因素者要达到的治疗目标为:TC<220(计量单位:mg/dl,下同)、TG<150;无动脉硬化、有易患因素者要达到的治疗目标为:TC<200、TG<150;有动脉硬化、有易患因素者要达到的治疗目标为:TC<180、TG<150。对于严重的高脂血症患者(如可能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并发症的),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杂志,2000,8(1):96-102.

  2  李辉,李可基,张宝慧.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2):184.

  (编辑:李  木)

  作者单位:310024 浙江杭州,浙江省望江山疗养院一疗科

作者: 郑建英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