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4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41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泌尿系结石为临床常见多发病。我科自2003年以来自拟排石汤为主方,配合抗炎、利尿西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41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经B超和腹部X线平片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41例,男23例,女18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泌尿系结石为临床常见多发病。我科自2003年以来自拟排石汤为主方,配合抗炎、利尿西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41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人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腹部疼痛,甚至绞痛或酸胀,血尿或排尿不畅等。经B超和腹部X线平片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15~64岁,平均41岁。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18~56岁,平均39岁。治疗组病例中,肾结石11例(双肾结石5例),输尿管结石12例,肾合并输尿管结石15例,膀胱结石3例。结石大小0.2cm×0.3cm~1.0cm×1.1cm,并肾盂积水12例,输尿管积水11例。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中医治疗以自拟排石汤为基本方:益母草30g,金钱草30g,车前子15g,海金沙15g,鸡内金15g(研末冲服),泽泻15g,石韦15g,牛膝15g,蓄15g,滑石15g,川芎15g,大黄5g,香附15g。临床加减:若有血尿加白茅根15g,小蓟15g;疼痛明显加元胡15g,枳壳15g;气虚者加黄芪20g,山药15g;腰酸痛偏阳虚者加肉桂10g,干姜10g;偏阴虚者加枸杞15g,枣皮15g;有尿路感染者加鱼腥草20g,蒲公英20g。煎服法:上方水煎取汁1000ml,分3~4次服,每日1剂。(2)西药治疗予抗炎、解痉、利尿为主:①氟哌酸胶囊0.2g,每日2次。②654-2  10mg,每日2次。③双氢克尿噻50mg,每日2次。

  2.2  对照组  只服用以上3种西药,并多饮开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

  以上两组服药半小时后均应作适当跳跃运动,或适宜叩击腰腹部。肾下盏结石者结合体位疗法。均以12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中、西药间隔1h服用。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结石排出,症状消失,B超或X线摄片检查结石影消失;好转:症状消失,B超或X线摄片检查结石缩小或部分消失,或结石位置下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B超或X线摄片无变化。

  4  治疗效果

  治疗组41例:1个疗程排石19例,2个疗程排石14例,3个疗程排石4例。其中治愈21例(51.2%),好转16例(39%),无效4例(9.8%),总有效率90.2%。对照组24例,1个疗程排石6例,2个疗程排石8例,3个疗程排石3例,其中治愈10例(41.6%),好转7例(29.2%),无效7例(29.2%),总有效率70.8%,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5  体会

  泌尿系结石属祖国医学“淋证”、“腰痛”、“腹痛”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结石的形成是因为下焦湿热蕴结。其根本病因是饮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烤,肥甘酒热之品,损伤脾胃,而致运化失常,湿热内生,流注下焦,热灼膀胱,尿路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聚结为结石。因而中医治疗采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法。方中益母草、金钱草、石韦、利湿通淋,消瘀滞,化坚结,为利湿通淋之要药,海金沙、车前子、滑石、泽泻、蓄通利水道,鸡内金软坚化石,川芎、香附行气活血,大黄攻坚导滞,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年老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利水。诸药合用,清热利湿,软坚化石,行气消瘀,通淋排石。正应对本病下焦湿热蕴结、气滞血瘀之病机,再配合西药抗炎、解痉治疗,故收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单位:655400 云南曲靖,宣威市中医院

    (编辑:海  涛)

  

作者: 龙天贵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