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4期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流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血肿。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呈撕裂样,伴大汗淋漓,常呈休克状态,与急性心梗相似,但患者血压常常升高,恐惧忧虑,夹层破裂是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急救治疗和护理,能延缓疾病发展,减少......

点击显示 收起

  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流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血肿。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呈撕裂样,伴大汗淋漓,常呈休克状态,与急性心梗相似,但患者血压常常升高,恐惧忧虑,夹层破裂是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急救治疗和护理,能延缓疾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1  严密观察,早期发现

    剧烈的心前区疼痛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对在40岁以上,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更应高度重视,细致观察,以便早期发现。(1)突然出现胸骨后刀割样剧痛或跳痛,常规吗啡镇痛无明显缓解。(2)疼痛后发生休克,且血压与休克临床表现不平衡。如双侧肢体血压波动较大,一侧肢体血压测不到,而另一侧肢体正常。(3)疼痛后心脏主动脉瓣听诊区突然出现舒张期杂音伴收缩期杂音,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4)突发晕厥,神志模糊,颈动脉搏动消失。有以上症状均应考虑主动脉夹层,此时应立即对患者严密监测血压、心律、心率、入量和尿量,给予持续吸氧,卧床休息,对烦躁不安者应安全护理,以防意外。

    2  心律的观察与护理

    收住监护室,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密切观察心率和节律,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给予舒适的体位,备齐抢救物品,做好抢救准备,及时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左室射血速率,防止血肿扩展,心率维持在60~70次/min,做好病情记录并认真交接班。

    3  有效控制血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血压升高是主动脉夹层分离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压越高主动脉分离越严重,甚至引起主动脉破裂。有效地控制血压可防止病情继续发展。常用的药物有硝酸甘油、硝普钠,用药时严格掌握滴速,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及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监护仪使血压控制在可以维持主要脏器供血的最低水平,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血压监测不可局限于一侧上肢,应于双测上肢或下肢测量血压。血压控制后,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

    4  排便的护理

    由于绝对卧床休息,胃肠蠕动相对减弱,液体摄入量不足,饮食中缺乏粗纤维素及不习惯床上排便等因素易致患者排便困难。因此向病人及家属强调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和有效措施,建议适当多喝水,每日入水量在1500~2000ml左右,鼓励多食新鲜水果,如香蕉、梨等。每日给予腹部按摩3~4次。并嘱患者若排便费力时,应随时通知医务人员,以便及时给予通便处理,避免用力屏气排便,防止血管破裂的发生。

    5  加强心理护理

    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情重,疼痛剧烈,有濒死感,多存在难以逆转的心理障碍,如恐惧、烦躁不安、治疗依从性差等。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正视疾病现实,予以安慰、解释和疏导,以减轻其恐惧感,使患者尽快安静下来;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以免产生负面影响。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应用可能有副作用,如硝酸甘油会致头痛、头胀等,应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以减轻精神负担,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必要时予以镇静剂,如安定等。

    6  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2~3天就为其出院做好准备,反复耐心地重点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活动与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及乐观情绪,避免过喜、过悲、忧虑等,坚持按医嘱服药控制血压与心率,定期复查。

    作者单位: 071000 河北保定,解放军第252医院ICU病房

  (编辑:悦  铭)

作者: 王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