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4期

中医特点及中医现代化之浅见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建立有中医特色的研究体系,发挥中医学优势,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使中医学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简单走向复杂,形成一个结构与功能有机结合包容中西医的新医学。中医现代化中医,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医学,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建立有中医特色的研究体系,发挥中医学优势,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使中医学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简单走向复杂,形成一个结构与功能有机结合包容中西医的新医学。

    【关键词】  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中医现代化

       中医,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医学,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人类健康保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有着西方医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其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  中医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的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作为自然物之一,与自然界相统一,息息相通,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中医认为在疾病的治疗上应遵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方针。例如,冬季须慎用寒凉,春季不可过用辛温发散之品;再如,西北高原气候寒燥,人多食肉和乳酪类,病多内伤;东南地区温热多雨,多湿邪入侵。现在生物节律所揭示的生物体周期性变化,许多与中医理论所说的机体活动有着春生夏长、秋冬收藏的特点不谋而合。

    人体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气血与全身相连,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1]。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一个脏腑的病变常导致其他器官的连锁反应,且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所以,在治疗局部病变的同时,也必须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某种疾病往往能通过面色、舌象、形体、脉象等外在表现来判断内部的疾病,例如,肝开窍于目,肝脏疾病往往有视物模糊、两眼干涩、夜盲、目赤肿痛等症,肝在志为怒,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再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可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来治疗口舌糜烂。

    2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髓

    所谓“证”,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辨证施治就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等,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以及正邪之间关系如何,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2]。辨证是施治的必要条件,施治是辨证的结果。中医在治疗疾病上,着重放在“证”的区别,例如,同为感冒,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都用感冒冲剂,根据引起疾病的病因及机体对疾病的反应,通过辨证施治,又表现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证型,分别采用辛凉解表、辛温解表或清暑祛湿等治疗方法。如此方能避免治疗用药的盲目性,减少失误,提高疗效。又如,头痛临床常见症状,病人常以头痛求医,同为头痛,有着多种不同的本质特点,要想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必须对头痛的证类进行辨别,分析出它的本质特点,从而分别运用祛湿止痛、化湿止痛、平肝止痛及发散风寒、疏解风热或补益气血等不同的治疗。

    另外,同一种病有着不同的证或同一种证在不同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出现是很常见的,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如同为水肿病,就脏腑而言,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就其性质而言,可是虚证,也可是实证,就病因而言,有风寒、风热、邪毒和水湿等等,故必须根据这些特点,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疾病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近似的本质特点,出现相似的病理机制。如同为肾虚证,其病因可为癌症高血压产后失血等等,又如崩漏、泄泻及胃、肾、子宫下垂、脱肛等,都是气的固摄功能减弱,用升提补气法常有佳效。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科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科学唯一沿用至今的学科,中医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它不能用数学描述,不能通过实验室检验,它是一种宽泛意义的科学,是一种模型论科学,不能用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学死搬硬套,如对中医藏象的研究,中医脏腑决不单纯是形态概念,而是一个功能概念,因此很难用西医的同名脏器去研究[3]。如肝与胆相表里就认为是“肝脏”与“胆囊”二者解剖位置相表里,在功能上相互联系,这是不科学的。

    随着社会科学高速度发展,中医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必须是在遵循中医学本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加强中医学现代化研究工作[4]。从中医的实际出发,以中医自身科学性特色为内在驱动力,对中医特色进行现代化研究,积极吸收现代科学思路、技术、成果,将整个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纳入现代科学整体发展轨道,使之成为具有现代科学规范与科学体系的一个过程,使中医学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简单走向复杂,借鉴西医学的优势,结合西方的医药一起运用,达至互补不足的效果,形成一个结构与功能有机结合包容中西医的新医学。

    【参考文献】

    1  杨云莲,黄世佑.中医整体观念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甘肃中医,2002,(15):15.

    2  董协栋.中医现代化研究之我见.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8):14.

    3  何裕民.未雨绸缪,开拓生存空间.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5:8-10.

    4  蔡定芳.变亦变,不变亦变.医学与哲学,2000,4(21):24-26.

    作者单位: 100031 北京,北京急救中心

   (编辑:海  涛)

作者: 单冬冬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