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6期

术后自控镇痛泵的应用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手术治疗可解除病人组织器官的原发病变或畸形,但手术创伤和强烈刺激引起的疼痛可成为继发于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剧烈的疼痛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躯体的双重创伤,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而且严重时可影响疾病的转归。而自控镇痛泵(简称PCA)是目前应用于临床镇痛治疗的新方法。与传统肌肉注......

点击显示 收起

  手术治疗可解除病人组织器官的原发病变或畸形,但手术创伤和强烈刺激引起的疼痛可成为继发于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剧烈的疼痛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躯体的双重创伤,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而且严重时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疼痛是外科手术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历年来诸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而自控镇痛泵(简称PCA)是目前应用于临床镇痛治疗的新方法。与传统肌肉注射镇痛药相比,PCA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持久,用药量小,血药浓度恒定等优点。阵痛泵是一种人性化的服务,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我们自2002年开始术后应用PCA,并建立PCA登记,先后对4603例应用PCA的病人进行观察,并对没有应用PCA病人进行了比较,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5年5月~2006年7月,共计1282例,男566例,女716例;年龄17~87岁,平均52岁。上腹部手术462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820例。

    1.2  PCA有两种方法  静脉自控镇痛(PCLA)和硬膜外作自控镇痛(PCEA)。麻醉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按公斤体重实施镇痛计划。其中我院常用药物有芬太尼、高乌甲素、格拉斯琼、罗哌卡因等注射液。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2  观察结果

    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在PCLA和PCEA比较中,术后10h的镇痛效果(P>0.05)差异无显著性,与没有应用PCA的病人比较,前者疼痛相对明显减轻(P<0.01)。相同的病例,使用PCA肠蠕动恢复时间要快于没有应用PCA的病人。PCLA在拔导尿管后排尿困难例数则明显低于PCEA(P<0.05)。

    3  讨论

    PCA一次性给药可长时间使用达50h,病人可以通过调整PCA手控键,改变给药速度,可连续,也可间断使用。病人应用PCA维持最低有效量进行镇痛,获取最大镇痛、镇静效果,从而避免了不同个体使用常规剂量不足或用药过量的弊端。过去,术后病人常常在肌注了大剂量度冷丁后几小时,又要重新忍受疼痛。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合并症,如心脏病、高血压、失眠、烦躁、恐惧等,增加了护理困难,影响了疗效。因为PCA的药物主要成分是芬太尼,它有极强的镇静作用,消除了病人对疼痛的恐惧不安,但是,它们对呼吸中枢又有抑制作用,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另外,加强对病人排尿困难的护理,如排尿困难应进行人工导尿,并加强泌尿系统的护理,防止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改变,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疼痛认识的深入,PCA的出现就成为必然,它的优点也更加显现出来,所以PCA对术后病人的临床恢复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071000 河北保定,解放军第252医院麻醉科

   (编辑:悦  铭)

作者: 毛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