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6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近2年来,我们用替硝唑缓释剂与中药联合方法治疗成人牙周炎患者118例,另设对照组82例,共200例。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男119例,女91例,年龄19~63岁,200例患者牙周袋深度>4mm,无全身其他疾病,6个月内未做牙周治疗。2药物配伍治疗组用各种形状的替硝唑棒(每棒含替硝唑粉15mg,5%羟甲基纤维素水溶液5mg调制成所需......

点击显示 收起

   近2年来,我们用替硝唑缓释剂与中药联合方法治疗成人牙周炎患者118例,另设对照组82例,共20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男119例,女91例,年龄19~63岁,200例患者牙周袋深度>4mm,无全身其他疾病,6个月内未做牙周治疗。

    1.2  药物配伍  治疗组用各种形状的替硝唑棒(每棒含替硝唑粉15mg,5%羟甲基纤维素水溶液5mg调制成所需棒状),再加口服液中药汤剂:方药为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0g,生地15g,丹皮10g,泽泻15g,焦栀子10g,黄芩10g,龙胆草10g,升麻6g,黄连6g,山萸肉10g,云苓15g。对照组则不用中药。

    1.3  治疗方法  给药前进行牙周刮治(有脓肿者要清除脓液,生理盐水沾洗牙周袋,脓腔吸干,防湿)。合并牙髓炎者先行根管治疗。治疗组用镊子挟取合适形状的替硝唑棒置入牙周袋内(有脓腔的腔内注入2%碘甘油),其上用牙周塞治剂覆盖3天,让药物缓慢作用,3天/次,3次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中药汤剂,9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药方法、疗程同治疗组,但不用中药。

    1.4  观察项目  疼痛、出血、牙周溢脓、牙根红肿或脓肿、牙周袋牙松动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牙周袋深度变浅或恢复正常,牙松动减轻。有效: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较治疗前减轻。无效: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118例,显效109例(92.4%),有效9例(7.6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对照组82例,显效56例(68.29%),有效19例(23.17%),无效7例(8.54%),总有效率91.46%。经χ2检验,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中医认为胃热、肾虚是牙周病发病的主要因素,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所以牙齿的生长、发育、萌出与肾中精气息息相关。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这是补肾法治疗牙周病的理论根据。

    本病的中药方剂是以玉女煎和六味地黄汤加减而来,具有补肾阴、清胃火并用的作用,六味地黄汤有补益肝肾、滋阴清热的作用,配合方可治标,可治本。其方中生石膏、知母、焦栀子、黄芩、龙胆草、黄连泻胃火以治标,生地、丹皮、泽泻、山萸肉、云苓益肾滋阴以治本。

    替硝唑为新一代抗厌氧菌药,它对牙周炎内厌氧微生物有明显抑制和杀灭作用。本病局部采用替硝唑缓释剂加牙周塞治剂封闭,增强了局部药物浓度,使病变局部较长时间内恒定的维持在有效药物浓度范围内,增强了局部作用效果。

    本病运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中医辨证治疗有着明显的疗效,并且增强了局部病变所引起的宿主机能紊乱的调整,弥补了西医在牙周病认识上偏重于局部诊治的不足。

    作者单位: 050051 河北石家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口腔科(Δ中医科)

  (编辑:张  彦)

作者: 翟秀英,田金悦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