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7期

推拿治疗颈心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颈心综合征是指因颈椎病变而引起患者的心脏症状及心电图改变为主的一种症候群。我院近两年来,从内科转入本科治疗30例,首诊为冠心病26例,颈性眩晕4例,从内科服药治疗的结果和祖国传统医学推拿治疗观察,确认有些颈心综合征通过推拿治疗获得基本治愈或痊愈,病者可以不服药,消除病苦。本疗法除对心脏器质性病变者应特......

点击显示 收起

  颈心综合征是指因颈椎病变而引起患者的心脏症状及心电图改变为主的一种症候群。我院近两年来,从内科转入本科治疗30例,首诊为冠心病26例,颈性眩晕4例,从内科服药治疗的结果和祖国传统医学推拿治疗观察,确认有些颈心综合征通过推拿治疗获得基本治愈或痊愈,病者可以不服药,消除病苦。本疗法除对心脏器质性病变者应特别慎重外,一般推拿对本症并无特殊禁忌。但是不同病情的治疗结果,很有差别,有效程度不一,因此有必要进行探讨,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和明确推拿治疗适应证。

    1  推拿治疗机制

    1.1  推拿治疗颈心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颈心综合征除心脏器质性疾病引起者外,不少患者是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中、上椎关节错位和椎旁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所致于横突前侧的颈上、颈中交感神经节受到刺激而兴奋,通过其颈上心支和颈中心支可引起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颈上交感神经节后节纤维,进入颈动脉神经丛,支配头面器官及脑血管。颈上、中、下节组成心丛位于心基底部,供给心肌,分为心深丛和心浅丛。深丛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心支进入左心部,右侧心支进入右心部。深丛分支至左、右冠状动脉与肺前丛。浅丛分支至右冠状动脉丛及左肺前丛。颈部三个交感神经节之心支主要传导心跳加速冲动。颈心综合征引起心律失常的病理复杂,但目前确认并不困难,据我们观察脊椎病因主要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造成异搏点的兴奋或心肌功能的改变。据临床观察,颈2、3椎间节混合或错位(颈中交感神经节受损)易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颈5~7椎关节钩椎关节错位(颈中交感神经节及颈动脉窦受损)易引起心动过缓。

    1.2  推拿治疗方法

    1.2.1  定位旋转复位法  主要是着眼于调整颈椎微小关节位移,以及脊椎周围相关软组织的操作或退行改变,以恢复脊柱(骨、关节、椎间盘)内在生物力学平衡关系;解除脊柱周围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神经、血管等)急慢性损伤的病理改变,达到调节其外在生物力学平衡和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1.2.2  短杆微调  适用于颈下段微小关节移位,结合生物力学的杠杆原理,借胸椎的力学,调节颈椎使其脊椎平稳周围的肌肉、韧带、筋膜、神经、血管等得以改善。

    1.2.3  理筋手法  适应于肌痉挛或软组织粘连者,一部分病例作为主要手法,多数病例作为辅助手法,其在肌肉收缩放松过程中,只有肌肉放松充分,肌肉收缩才能发挥更大力量,提高疗效。推拿治疗有效机制,仅从一方面着想是不够的,需要多方面的治疗配合,不一定全集中在一种推拿手法上。根据国内的报道,颈心综合征治愈率相当低,都在20%~30%之间,而且疗程长,复发率比较高。而我院近两年来,对颈心综合征门诊收住院治疗30例患者作以上推拿治疗,取得了痊愈率27%,显效率13%,有效率56%,无效率4%,总有效率96%的效果,痊愈的随访无一例复发。说明祖国医学的推拿疗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众患者及时解除了痛苦,值得肯定。

    2  讨论

 颈心综合征造成劳动人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痛苦已屡见不鲜,亦渐渐被人们所认识,同时也或多或少地提高了一些防治的水平,而如何预防和控制颈心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是个有待于研究和探讨的主要课题。大量临床资料表明,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只能治其表而无法治其本。因此,早期预防,及时确诊,加强中医药治疗等,无疑是本病防治的关键环节。可喜的是,近年来对本病的诊治有了明显的进展,中医传统治疗发挥了应有的优势,能及时有效地整复错位,分解粘连,缓解痉挛,消除炎症,改善颈椎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颈椎及周围软组织的营养供应,促进代谢及组织修复,从而达到西医药无法比美的整体效果。如何使祖国医学推拿疗法对劳动人民的多发病颈椎病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更好地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对每一个推拿动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的认识,在了解病理、适应证和疗效机制的基础上,进一进行整理、提高和发扬。

 (编辑:曲  全)

 作者单位: 317500 浙江温岭,温岭市中医院

 

 

 

作者: 章仁宏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