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21期

浅谈老年精神科护士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护士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要素。良好的素质修养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面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表现出孤立无助、失眠、抑郁、多疑、多虑等症状,而且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互相影响。...

点击显示 收起

      护士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要素。良好的素质修养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面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表现出孤立无助、失眠、抑郁、多疑、多虑等症状,而且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互相影响;同时病人躯体状况差,对抗精神病药物耐受性下降,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那么,老年精神科护士应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本文拟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供大家讨论。

    1  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1.1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敬业思想  政治素质是护理工作中的方向性问题,只有在正确思想下,才能有为病人服务的良好职业道德修养。近年涌现出的大批优秀护士的共同特点,就是有敬业思想和奉献精神,都热爱这个职业,愿为其奉献终生[1]。

    1.2  业务素质  护理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以科学态度按科学规律行事。护士业务素质的好与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求护士要有熟练的急救技术,广泛的知识面,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要熟练掌握专业的护理和操作规程,对技术有过硬的本领,精益求精,同时也要不断学习,使知识不断更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护士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及护理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痛苦,才能实现技术和爱心结合的护理效果。

    1.3  心理素质  要求护士掌握全面的业务知识,熟练操作各种临床仪器和抢救设备,能正确判断病情及处理。才能遇事有沉稳的心态,能处变不惊,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有条不紊地妥善处理好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使护士自身在各方面始终都处于最佳状态,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做到迎刃而解。如老年病人心脏病、心梗突然发作,能做到就地抢救、吸氧,配合医生做好心脏骤停、按压及人工呼吸、电除颤等操作。颅脑疾病做到不激烈搬动,并注意神志及瞳孔的变化,准确的做到相应的诊断及处理,以争取抢救时机。

    2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耐心及热心

    2.1  责任心  责任心是护士始终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之中。尤其是老年精神病人除了正常护理操作外,还要认真观察病人的行为、动作、思维及言谈举止。因老年病人主诉不多,自我感觉迟钝,症状不典型,要真正辨清是精神疾病所致还是躯体疾病的表现,以免相互掩盖病情,影响治疗及护理。如老年人心肌梗死少有剧烈疼痛症状,或疼痛不典型。少数人人格改变,这就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按时巡视体察病人的病情细微变化。为治疗组提供疾病信息。

    2.2  耐心及热心  耐心及热心是积极向上崇高的心理品质,能给人以力量、温暖和慰藉。因此,工作中应对待病人满腔热情,主动解除病人的痛苦,给病人以方便,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及时解除病人的合理要求,工作时面带微笑,服务周到细致,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广博的知识、熟练技术的结合。护士要从病人的言语行为中发现他们的内心活动及先兆性的细微变化。如有一位老人76岁,在即将出院的前一天午间,突然病人主诉胸闷,但生命体征平稳。经细心观察发现病人是因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积极进行就地抢救、吸氧,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使病人脱离危险。一科级干部69岁已退休,因生活落差较大,整日不语,卧床,关闭门窗,无食欲,护士将其作为重点看护对象,经常与其谈心,了解其心理状态,讲解疾病是可治愈的,鼓励其多与外人接触,参加工娱疗活动,耐心劝解使病人主动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遗书拿了出来,并能配合治疗。因此,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

    因此,老年精神科的护士除了具备以上素质外,还要注意语言艺术和外在修养,仪表端庄、举止优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及技能,以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董炳琨.中国护理管理,2003,1:13-16.

    作者单位:163453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第三医院老年科

  (编辑:悦  铭)

作者: 蒋艳丽,纪淑荣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