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21期

马钱子炮制方法小议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马钱子为马钱科木质大藤本植物云南马钱或马钱的成熟种子,又名番木鳖。然马钱子辛苦寒,具有活血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消肿之功。其入药使用安全与否,不仅与服药量之轻重,体质之强弱有关,更与其炮制方法正确与否密切相关,诚如张锡纯所言“制之有法,则有毒者,可至无毒”。临床所用马钱子多经炮制后入药,且炮制后安全系......

点击显示 收起

     马钱子为马钱科木质大藤本植物云南马钱或马钱的成熟种子,又名番木鳖。以其有剧毒而为医家所畏用。然马钱子辛苦寒,具有活血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消肿之功。在类风关、偏瘫、外伤性截瘫、皮肤及外伤科等病症中药效卓著,用之得当,可起重病,疗沉疴,非他药所能替代。其入药使用安全与否,不仅与服药量之轻重,体质之强弱有关,更与其炮制方法正确与否密切相关,诚如张锡纯所言“制之有法,则有毒者,可至无毒”。临床所用马钱子多经炮制后入药,且炮制后安全系数扩大,毒副作用降低,疗效提高。为使其更好的运用于临床,今将相关炮制方法归纳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1  砂炒马钱子的制取

    取砂置普通锅内,加热后,加入马钱子;控制温度在240℃~260℃左右,并不断翻动,炒至出现连续爆破声,呈黄棕色并鼓起即可。是国家药典规定的炮制方法。

    2  尿浸马钱子的制取

    取马钱子,入童便中浸泡7周,然后放在流水中漂3周,取出,用小刀刮去毛,再用清水漂7天,洗净,晒至七八成干,闷润1天,切腰子片,晒干。

    3  油炒法

    取净马钱子煮沸后再用水浸泡,切成薄片,用少许烧热麻油炒至微黄。

    4  烘烤法

    取马钱子放入已预热至140℃的鼓风烘箱中烘烤60min即可。

    5  微波法

    将马钱子破碎成直径<1cm的碎块,取100g用家用微波炮制(100W,高温3min)呈微黄色。

    6  阳江九制法

    选用马钱子先用石灰水浸泡15~20天,每隔2天搅拌1次,然后连同石灰水煮至马钱子外皮松软,滤干后用砂擦去皮毛,再入黄泥水煮3天,每天换黄泥水12次,最后用猪油、甘草、绿豆煮1天,取出洗净晒干即得。

    7  醋炙

    取净马钱子,用醋拌均匀湿润,待醋被吸尽后,炒干,取出放凉。

    8  煮制

    有甘草、麻黄等煮制方法。如: 取净马钱子100g,甘草片20g,用甘草加热提取液浸泡马钱子24h后,淘洗3次,取出,剥皮烘干;取麻黄:马钱子:甘草(4:4:1)加水至没过药面,煮透,马钱子刷毛,用麻油炸至浮起,用纸包压去油。蒙族地区自清代至今尚流行用牛乳煮的制法,并收作地方标准。在民间尚有用绿豆制马钱子的方法,即马钱子与绿豆浸泡一宿,次日文武火煮6h,捞出,除去绿豆,刮净皮毛,再入热砂中炒至微棕色。

    有研究证实,上述几种炮制方法中,烘烤法及砂烫法有效成分明显高于其余各种炮制方法,毒性较低,在使用中更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而且操作简便,炮制条件易于控制,值得推广[1]。

    马钱子炮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毒性。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士的宁)、马钱子碱、番木鳖次碱、番木鳖甙等。主要的生物碱为士的宁及马钱子碱,既是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又是主要毒性成分[2]。其中马钱子碱的疗效仅为士的宁的1/40,而毒性比士的宁大20倍。炮制后,药效低、毒性大的马钱子碱大量破坏损失,而士的宁被部分破坏,同时生成异马钱子碱、异士的宁碱等毒性小的生物碱,在减轻药物毒性的同时而保证其疗效[3]。

    【参考文献】

    1  杨亮,林志伟.马钱子炮制工艺的研究. 海峡药学,2003,15(1):39-40.

    2  邢跃文.马钱子炮制与毒性关系的研究.中国民间疗法,2005,13(2):75.

    3  王春根,陆兔林.谈马钱子的炮制方法.中国临床医生,2000,28(7):48.

     作者单位: 437100 湖北咸宁,咸宁麻塘风湿病专科医院 

  (编辑:曲  全)

作者: 魏东生, 镇东鑫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