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24期

慢性肺心病病人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危害劳动人民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发病原因甚多,但绝大部分是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的。因此,加强对病人护理,保证各项治疗效果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除执行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外,还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1预防感冒加强预防感冒,应注意以下几点:(......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危害劳动人民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发病原因甚多,但绝大部分是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的。本病可由上呼吸道感染及受凉诱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而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对病人护理,保证各项治疗效果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除执行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外,还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 预防感冒

    加强预防感冒,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高抗病能力:①指导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早晚散步,广播体操,耐寒锻炼等。②提高免疫力:应用气管炎疫苗皮下注射或口服,对提高细胞免疫力,预防感冒有良好的效果。可连续应用一个发病季节亦可全年应用,劝告病人必须持之以恒。(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时开窗通风,冬季避免空气直接对流以防病人受凉。(3)感冒流行季节,可在室内进行食醋熏蒸、新洁尔灭等雾化空气消毒。并严格探亲和陪住制度,减少交叉感染。

    2 卧床休息

    当心功能一般代偿良好,肺功能处于部分代偿阶段,病人轻度活动即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或劳动耐力下降,若二氧化碳潴留不明显,可嘱病人卧床休息,亦可适当活动,如早晚散步等。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病人表现为明显紫绀,呼吸困难加重,周围血管扩张、大量出汗,颈静脉怒张,肝大并出现腹水及下肢浮肿时,应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一切活动需由专人护理。饮食: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腹水和浮肿明显,尿少的病人,应限制钠的摄入量。

    3 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

    缓解期病人如有咳嗽加剧,痰量增多且呈脓性,提示有呼吸道感染的可能,而呼吸道感染往往会诱发肺、心功能衰竭,故应积极治疗,选择有效抗生素。护理人员应正确留取痰液标本,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遵照医嘱,全身应用抗菌药物或应用抗生素雾化吸入,气管内滴注等以增强局部抗菌作用。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

    4 应用呼吸兴奋剂

    需保持气道通畅,否则非但效果差,还可增加氧耗。静脉滴注可拉明时,要随时观察药物反应,如发现皮肤潮红、出汗、血压升高、心悸、心律失常、肌肉震颤、抽搐等,应通知医生,减慢滴速或停药,以免因剂量过大兴奋脊髓引起惊厥。

    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肺心病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随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精神神经症状。如病人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视力、记忆力和判断力减退,应考虑为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如出现神志恍惚、谵语、四肢抽搐、无意识动作(如两手抓空)、失眠、兴奋、球结合膜充血水肿等,提示肺性脑病的发生。另外尚需观察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出现上述表现预示后果严重,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抢救。

    6 肺心病病人

    常因中度或重度呼吸衰竭引起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及脑组织pH下降等内环境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特别是烦躁不安,应遵照医嘱及时给予镇静剂。常用的有利眠宁、安定、水合氯醛等。一般认为这些药物不易使呼吸功能严重不全者的肺通气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受到抑制。

    7 其他

    危重病人需做好口腔、皮肤、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及人工等护理,并准确记录出入量。应向恢复期病人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增强病人体质,减少发病。

   作者单位:028000 内蒙古通辽,通辽市科尔沁区清河卫生院

  (编辑:悦 铭)

作者: 王淑霞 2007-4-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