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4期

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143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所引发的创伤病例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的安全,目前成为创伤医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我院2004~2006年间收治的创伤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143例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全组病人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直接入手术室116例,其余27例由病房送入......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社会经济、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所引发的创伤病例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的安全,目前成为创伤医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我院2004~2006年间收治的创伤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143例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男98例,女45例,年龄16~67岁。受伤原因:交通撞击伤105例,挤压伤9例,坠落伤15例,刀刺伤14例。受伤部位:胸部受伤24例,腹部受伤56例,四肢及骨盆骨折51例,颅脑损伤12例。全组病人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其中,收缩压<90mmHg,心率>110次/min 17例; 收缩压<70mmHg,心率>120次/min 105例; 血压测不到,心率>140次/min 31例。直接入手术室116例,其余27例由病房送入手术室,紧急抢救气管插管83例,入室后迅速建立两路静脉通道,快速扩容治疗,纠正休克,为尽快手术做好准备。

    1.2 麻醉方法 全组内均施行气管内插管全麻。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08mg/kg,依次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后接麻醉呼吸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用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10~20ml/h 微量泵持续注入,辅以低浓度异氟醚吸入。对有胸部损伤疑有气胸者,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1.3 术中监测和管理 常规监测ECG,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中心静脉压、体温、电解质、血常规、血色素、肝肾功能。有条件查血气分析,注意出入量记录。入室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氏液)补充血容量,以稳定生命体征,同时提升血压,正确估计失血量及时准确有效的输液输血,以维持重要脏器功能。

    气胸、血气胸病人麻醉前须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注意引流通畅,以免正压通气时加剧胸腔积气纵隔移位,并且要维持足够的通气量。创伤病人因受伤之后胃排空时间延长或停止,有的进餐与受伤时间短,麻醉诱导期注意预防反流误吸并要准备充分的复苏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前置胃管减压并尽量吸尽胃内溶液,以此加强围术期的麻醉管理,防止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免进一步发展为多功能衰竭。

    2 结果

    全组病人中136例痊愈出院。45例失血量3600ml, 98例失血量5200ml,最大出血量为6400 ml,其中在手术室死亡3例,多处骨折合并严重颅脑损伤、严重肝破裂,术后24h内死亡4例。其中1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5周后康复出院,另1例大血管破裂、气管和支气管断裂死亡。以上情况受条件限制,血源欠缺,少量的血源无法满足病人的需要,因患者受伤重,大血管出血,手术无法止血是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3 讨论

    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合并有脏器损伤,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广泛出血,胸腹部损伤,肋骨骨折,气胸,血气胸,心肺气管,纵隔和大血管损伤,腹腔内实质脏器损伤后腹膜血肿,骨盆骨折、脊柱骨折伴有神经损伤,四肢广泛撕脱伤。肾脏、膀胱损伤,尿道损伤,此类病人内环境严重紊乱,病情凶险,病人多呈休克或很快进入休克状态,不宜搬动,实验室依据不足,既往史不明,血源欠缺不能及时大量输血,伤情复杂所致的神情淡漠,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麻醉处理在诱导期尤为重要,低血容量休克病人全麻的危险多发生在全麻诱导期,所以加强麻醉管理,稳定生命体征,为去除病人的重要病因创造有利条件,快速提升血压,防止低血压时间过长,输液抗休克,正确估计失血量,准确有效的输液,及时输血是维持病人重要脏器功能的基本保证。

    输液输血,对于严重创伤急症手术病人,难以做到手术室内及时输血,大量晶体复苏,乳酸林格氏液和胶体6%羟乙基淀粉,增加细胞补液量的晶体与失血量相同体液,成了早期抗休克的主要液体,在维持病人生命安全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量血管内液体进入体内引起体温过低,应输入加温的液体,维持机体内有效循环血量,防止循环血量不足,监测血流动力学和尿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维持适宜的血红蛋白浓度,保持正常的凝血机制,维持血管内容量和微循环,增加心排出量、氧供和升高血压,长时间的手术需警惕大量失血,在出血被止住,被选晶体过多造成更大量出血,增加病死率,故对失血性休克的复苏应进行精细调节,能维持组织灌注,预防过度组织水肿、脑水肿、肺水肿,胶体液和晶体液合理使用对休克病人纠正生命体征起着积极的作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解除呼吸道梗阻,休克病人耐受差,增加心肺功能的耐受性,该类病人气道分泌物多,饱胃,头面部损伤,口鼻腔积血阻塞呼吸道,影响通气功能的交换加重低氧血压。另一方面由于胸腔内压增加使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影响组织血供,加重组织缺氧和无氧代谢,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及适当的麻醉深度,减轻应激反应。气管插管自主呼吸恢复或咳嗽引起颅内压增高,不宜过早拔除气管导管,继续适当给予呼吸支持,掌握拔管指征,保证足够的通气量,重视术中和术后管理监测,保护肝脏功能,加强呼吸管理维持呼吸平衡,保护心脏功能,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手术,减少并发症,术中动作应尽量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使病情加重,从而增加了手术难度,以防多功能障碍综合征,进一步发展为多功能衰竭,合并严重休克。本组3例病人由于大量失血,血源欠缺使大量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其中1例3次心跳骤停,血液过分稀释无法维持心脏功能最后导致死亡。呼吸循环的管理,稳定血流动力学,术中动态监测,了解病人的变化,使病人脱离高危险期。时间就是生命,积极维护脏器功能,提高治愈率,使病人安全的度过麻醉和手术期。


作者单位:作者单位:409800 重庆酉阳,酉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作者: 陈华明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