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5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输液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具有经济、方便、有效、连续等优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医疗服务量逐渐增大,门诊输液患者越来越多[1]。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门诊护理内容更加丰富,护理工作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这就要求门......

点击显示 收起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具有经济、方便、有效、连续等优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医疗服务量逐渐增大,门诊输液患者越来越多[1]。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门诊护理内容更加丰富,护理工作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这就要求门诊护士在输液时对患者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心理安慰,并将心理护理贯穿至输液的整个过程当中。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在输液时充满信心、积极配合,从而达到输液治疗的良好效果。现将笔者对心理护理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1月1日~12月31日门诊输液患者共632例,男301例,女331例,年龄2~81岁,成人502例,儿童129例。

    1.2  心理状态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疾病的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过程当中可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分析其心理状态,大致有以下一

    些心理:敏感心理、恐惧心理、紧张心理、担心心理、急躁心理。

    2  护理体会

    2.1  输液前的心理护理  包括(1)输液前的心理干预:输液前要热情主动与病人交流,详细询问病情、有无过敏史和特殊要求等。同时向病人讲解输液的相关知识、输液总量及大约需要的时间,讲解输液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让病人对整个输液过程有全面详细的了解,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消除病人的顾虑,为输液治疗营造一个良好的心态。(2)舒适的输液环境:为有效解除患者的心理恐慌,输液室内一定要干净、明亮、空气清新,为患者安排一个舒适的环境,给患者以一种轻松舒爽的感觉。

    2.2  输液中的心理护理  护士在操作时必须沉着熟练。认真选择血管,进针要准确、轻盈、快速,尽量做到一次成功,从而减少因穿刺疼痛造成患者对输液的恐惧心理。笔者曾遇到一例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在其他医院几次输液进针失败后至我中心就诊,笔者积极进行输液前的心理干预后认真寻找选择血管,并不断进行语言安慰,消除其紧张急躁心理,最终成功进针。输液过程中护士应细心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按时巡视,注意观察液体输入是否畅通、针头是否脱出、滴速是否合适等,并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护士的巡视、观察,无疑会给患者增强信心,避免因输液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紧张心理。同时要保持输液室的整洁安静,一方面可以使患者心情舒畅、思想放松;另一方面方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阅读,分散患者对注射部位的注意力,也可以准备一些健康教育读者,增长患者对疾病治疗预防知识的了解,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2.3  输液后的心理护理  输液结束时动作应轻柔,按压穿刺部位,同时教给病人正确的按压方法,防止血液外溢或形成皮下淤血,造成患者的担心紧张心理。拔针后确认患者按压正确、无出血情况时护士方可离开,给病人以安全感。对输液疗效的观察,尤其对首次用药的反应,并说明有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提高对输液治疗的认知。拔针后让患者停留5~10min,以确定病人无不适情况发生。

    2.4  特殊患者的心理护理  大多数输液患儿表现为哭闹、躁动、不配合治疗等,我们在输液前应做好患儿家长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以热情关怀的态度、熟练的操作赢得患儿家长的信任,还可利用儿童的一些心理特点来稳定患儿,如鼓励、表扬等,再加上护士熟练的操作,让患儿接受治疗。一些老年输液患者可能是一个人,所以会有孤独、无助的心理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当给予适当的关怀,了解患者的困难,并尽力给予帮助。同时还应积极巡视,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护理,不但使患者感到温暖,也提高了我们自身的心理护理水平。

    3  讨论

    通过对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从患者的赞扬声中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绩,更增加了努力工作的信心。实践证明: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不仅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可提高我们自身的护理水平。门诊护理人员要善于发现患者心理特征及规律,满足患者心理需要,使患者心情愉快,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只有正确掌握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才能真正地做好“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病人满意为目标”的整体护理。和谐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冬梅.现代医学模式与心理.现代医药卫生,2004,20 (9):776.


作者单位:310011 浙江杭州,杭州市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者: 李红霞, 郑 娟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