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14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38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在激素联合抗生素基础上配合滴注参麦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19例,并与单纯抗生素联合激素19例对照观察,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68。05,治疗组KPS评分及复发转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在激素联合抗生素基础上配合滴注参麦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19例,并与单纯抗生素联合激素19例对照观察,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13例(68.4%),有效4例(21.19%),无效2例(10.5%),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显效6例(31.6%),有效6例(31.6%),无效7例(36.8%),总有效率为6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KPS评分及复发转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痰热清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疗法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达5%~15%,放射学改变的发生率高达15%~100%,其对肺实质的损伤较为严重,最终发展为放射性肺纤维化,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致死的直接原因。放射性肺炎主要限制了胸部肿瘤放疗的剂量,从而影响了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放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解决放射性肺损伤是放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放疗的38例肿瘤病人(放疗中或后出现放射性肺炎)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进行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放射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采用《肿瘤放射治疗学》的诊断标准[1]。放射治疗后3个月内,临床症状表现为刺激性咳嗽或伴有憋喘、胸痛、有时发热,胸片或CT示:在放射野内出现弥漫性片状阴影或毛玻璃影,酷似支气管肺炎,听诊部分患者肺部可以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高。

    1.2  病例选择标准  (1)均为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均需要接受放疗,无放疗禁忌证,放疗中或放疗后诊断为放射性肺炎的肿瘤。(2)患者年龄>18岁。(3)机体状况KPS评分≥60分。(4)参照RTOC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损伤的分级标准,诊断为2、3级放射性肺炎需要积极治疗的患者。(5)患者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1.3  病例排除标准  (1)病程>3个月,属于慢性期,即发生放射性肺纤维化。(2)合并严重的心肺原发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3)与放疗无关者。        (4)放射以外的肺部感染。(5)食物、药物过敏者。    (6)KPS<60分者。

    1.4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中,中西医结合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54.2±12.8)岁,西医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53.3±14.2)岁,其中肺癌24例,食管癌5例,乳腺癌4例,恶性淋巴瘤3例,纵隔肿瘤2例,两组年龄、性别及肺功能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5  治疗方法  对所有病例均采用6MV-X线行根治性放疗,常规分割剂量200CGy/次,5次/周,累积剂量50~70CGy/5~7周,放疗时间1~2个月,西医组:应用地塞米松10mg/d静滴,治疗7~14天后减量至5mg/d,然后再逐渐减量至停药,同时配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应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d静滴,每疗程10~15天,可连用2~3个疗程,参麦注射液50ml静滴,每天1次,连续15天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抗生素、激素治疗。

    1.6  观察项目  从治疗前至治疗后2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咳痰、憋喘、胸痛、肺啰音)及胸片X线(观察至治疗后2个月)的变化情况,主要症状治疗起效时间,以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为准,生存质量评价以KPS评分标准评判。

    1.7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咳嗽、咳痰、胸痛、憋喘消失、体温正常、听诊啰音消失),胸片显示照射野内片状影或毛玻璃影基本消失,稳定4周以上。有效:症状或体征好转(咳嗽、喘憋减轻、体温下降、听诊啰音减少),胸片示照射野内片状影或毛玻璃影缩小一半,稳定4周以上。  无效:症状或体征无变化或加重,胸片显示片状或毛玻璃影无变化,持续4周以上。

    1.8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检验的比较用t检验,由本院统计室人员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总疗效比较注: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组,P<0.05

    2.2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X线平片表现,起效时间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发热、咳嗽、咳痰、憋喘、胸痛、改善时间明显短于西医组,肺啰音消失,X线片状阴影消失时间亦明显短于西医组,P<0.05,缩短了病程,减少了治疗时间。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状况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KP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西医组治疗后KPS评分无明显增加,P>0.05,提示:痰热清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放射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2.4  结论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放射性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具有良好疗效。

    3  讨论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及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早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的慢性放射性肺纤维化,两者是一个病程的两个阶段,急性者常发生于放疗后1~3个月内,慢性者多数在放疗后半年至一年发生。有观点认为放射性肺炎一旦发生,其损伤多为不可变化,亦有人认为放射性损伤早期为一过性肺炎,部分可愈合,故应着重于在急性期以非特异性抗炎,快速减轻肺泡渗出和间质水肿,加强对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保护,阻断纤维组织增生过程。目前国内外治疗放射性肺炎,主要应用较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合并抗生素,虽然大剂量激素可暂时缓解症状、抑制肺纤维化的发展,但因其相关的副作用,如免疫抑制、诱发二重感染、高血糖、撤药综合征,使肿瘤复发和转移等限制了临床应用,而中医药在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功效。本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以抗生素加激素等保护肺功能,减轻急性渗出,预防肺部合并其他感染,辅以中药制剂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放射性肺炎症状大致属中医肺痿范畴,中医认为放射治疗的电离辐射是一种毒热杀伤因素,属热毒之邪,热能化火,灼伤肺络,耗伤肺阴造成阴虚,而癌症病人正气不足,痰瘀内结,正不胜邪,热毒之邪与痰瘀互结,瘀积成毒,阴虚与热毒是放射治疗的最常见的副反应,故中医药治疗重点是养阴与清热解毒两者并重,不可偏废。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以黄芩为君药,黄芩上行清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是热病肺系疾病常用的清热药物,以行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之本,以熊胆粉、山羊角二药为臣药,熊胆粉具有解痉解毒、抑菌抗炎、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山羊角酸水解液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及免疫作用。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取其为佐药,以助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作用,连召味性微寒具有清热宣透的功用,有引诸药入肺经为使药。动物实验表明痰热清注射液能够有效地减轻模型动物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肺泡渗出和间质水肿,对肺泡壁、毛细血管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改善肺泡壁毛细血管瘀血状态,阻止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下降[2],参麦注射液中红参性甘平、大补元气,麦冬性微寒,养阴润肺清心,二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脱,滋阴生津,养心复脉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益气养阴药有增强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3]。本研究发现:痰热清注射液配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除改善症状快且明显外,还可避免应用激素,减少应用大剂量激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并提高免疫力,改善生存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其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677-681.

2 李澎涛,张娜.痰热清注射液抗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中国药学杂志, 2005,40:518-521.

3 田更存,王爱香.生脉散的制剂药理与临床研究.中成药,2000,22(2):162-165.


作者单位:157009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市肿瘤医院

作者: 刘爱华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