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9卷第1期

浅谈老年静脉穿刺特点、穿刺方法及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休克据国内外最新报道,对休克、心跳骤停的复苏,均采取直接静脉给药法,以避免和减少心肌的损伤。近几年随着锁骨下静脉穿刺及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在抢救重危患者时方便很多,但毕竟应用不够广泛,且有轻微创伤,所以静脉输液仍是抢救病人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但在输液......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休克


    据国内外最新报道,对休克、心跳骤停的复苏,均采取直接静脉给药法,以避免和减少心肌的损伤。近几年随着锁骨下静脉穿刺及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在抢救重危患者时方便很多,但毕竟应用不够广泛,且有轻微创伤,所以静脉输液仍是抢救病人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但在输液操作的过程中,常有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发生,如穿刺带给患者的疼痛;穿刺针头滑脱出静脉使药液渗漏皮下组织,不仅使穿刺失败,延误抢救时间,还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输液完毕,由于拔针、按压不当,造成皮下淤血青紫,给再次穿刺造成了障碍。笔者在护理老年病人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1  老年人机体特点

    由于老年人机体衰老,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逐渐减弱,绝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和多种脏器病变。

    2  老年患者血管特点及生理病理变化

    2.1  血管特点  老年人机体老化,其血管特点是: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组织松弛,血管不易固定以及回血缓慢,凝血较快。

    2.2  生理病理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心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血液系统相应的出现一系列改变及静脉内膜的变化。

    3  不同静脉穿刺及方法

    3.1  根据不同疾病选择适当血管  (1)瘫痪患者:应选择患侧肢体血管,其好处是肢体固定,容易穿刺,保留时间长,不影响健侧肢体的活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只使用于短时间输液,因长时间利用瘫痪肢体输液会影响其主动或被动活动)。(2)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选择手足小静脉,因为这类病人的血管硬化主要表现在大、中血管内,远心端的表浅小血管往往受损较少,易于穿刺。(3)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手足部位较直、管腔稍粗的血管,因为这类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果血管过细过短,回血往往不等回到可视部位就凝固了,致使针头堵塞,造成穿刺失败,而直、粗的一些小静脉可避免过早凝血现象的发生。(4)慢性肝、肾功能衰竭患者,应避免使用肢体内侧的血管,这类病人血管脆性大,凝血机制差,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同时内侧皮肤较薄,血管表浅且容易刺破或穿刺成功后,容易发生液体部分外渗。(5)其他方面:根据输入的药物选择血管,如:输入高渗溶液应选择较大较粗的血管,能在短时间内大量输液,保证药物疗效;根据输液时间长短选择血管,短时间内的输液可选择手足背静脉,当超过8h选择上肢静脉为宜,以利于固定。

    3.2  皮肤消毒和进针手法  (1)老年人的皮肤老化,致使皱褶增多,污染容易沉积在皱褶里,其消毒面积应大于一般人。(2)进针手法:在近心端扎好止血带,绷紧穿刺点远端皮肤使静脉固定,应选择穿刺部位下方1~2cm进针,针尖斜面朝上穿刺进针,待针进入皮肤1/3时再进入血管内,见回血后稍稍向前进0.5cm左右,其优点是不宜穿破血管。(3)角度与力度:管壁厚、硬,血管易滚动者,角度相对大些,力度要重一些,一般超过40°为宜,这样针头锐利部位充分接触血管壁,血管不易滑动,对内侧表浅脆性较大的血管保持低角度、小力度,平行进针见回血后不宜进针,以防穿破血管使穿刺失败。

    3.3  综合方面  (1)为了减轻患者疼痛感,在行穿刺时,针头进入皮肤的速度宜快,快速刺入肌层,然后缓慢进针。(2)为了避免针头滑静脉,在穿刺成功、针头见回血后,不要急于撤止血带,将针头再在血管内沿水平方向平行向前再进针2~3mm,然后撤止血带。这样既避免了由于撤止血带牵拉皮肤,造成针头的滑脱,又可以避免长时间输液,手臂摆动造成针头滑脱出静脉。(3)为了避免拔针、按压不当,造成皮下淤血、青紫,笔者在患者输液完毕后,持一消毒干棉签,沿针眼处纵向按压,快速拔出针头,这样就按压了两处针眼;一处是皮肤进针处;另一处是针头进血管处。这种方法优于传统的拔针法,有效地防止了患者穿刺处皮下淤血、青紫。特别是有出血倾向患者(如白血病、维生素K缺乏病人),由于血液成分有改变,血管脆性增加,血液凝固功能差,在拔针时要比其他疾病患者按压时间长,应在10~15min左右,防止从针眼处渗血或大面积皮下出血。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临床护理工作者,应熟练掌握各种情况下静脉注射方法并在操作中做到情绪稳定、轻松,这样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一些小技巧,做到一针见血,可避免增加老年人的心理排斥和身体痛苦,每日顺利地静脉穿刺可以使病人信任护理人员的技术,有利于与患者沟通,在抢救过程中赢得宝贵时间,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单位:133000 吉林延吉,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作者: 朴英玉,黄今福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