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9卷第11期

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中药外敷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影响生育。目前西医尚无效果显著的特异疗法,且西药治疗成本高,疗效不理想,复发率高。而中药来源广、疗效高、复发率低、价格便宜、副作用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中药外敷 慢性盆腔炎 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影响生育。目前西医尚无效果显著的特异疗法,且西药治疗成本高,疗效不理想,复发率高。而中药来源广、疗效高、复发率低、价格便宜、副作用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笔者自2006年3月至今应用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并与西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均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症状:自觉反复腰酸、下腹坠痛、白带增多、有异味,偶伴发热。(2)妇科检查:子宫体压痛,双附件增厚、压痛明显。(3)B超提示盆腔积液或炎性包块。

    1.2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全部为门诊病人,均符合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年龄22~50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1年。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年龄22~50岁,平均30岁;治疗组60例,年龄24~50岁,平均3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西药甲硝唑或奥硝唑0.5g静滴,1日1次,5%GNS 250ml+青霉素800万U或先锋霉素5.0g静滴,1日1次 。7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用自拟中药方:红藤60g,败酱草60g,透骨草100g,黄芩30g,黄柏60g,大黄30g,穿山甲45g,三棱15g,莪术15g,乳香12g,没药12g上药共研末,用黄酒调成糊状敷在下腹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随访1年。

    2  治疗效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均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阴性,B超复查盆腔积液或包块消失。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妇科检查,双附件压痛明显减轻、炎症灶缩小,增厚附件变薄,B超示盆腔积液减少或消失。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B超无变化。

    2.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一年内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相当于中医学的妇人腹痛。其机理多系气滞血瘀,或湿热与血搏结,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不通则痛。红藤:苦,平。归大肠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本品含鞣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品与丹参的提取液,实验证明有防止损伤性肠粘连作用。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黄花败酱含齐墩果酸,多种皂甙以及挥发油、生物碱、鞣质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芩: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本品主含蒽醌衍生物,有抗感染作用,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透骨草:祛风湿,通经络,活血止痛。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偏走下焦,尤善清泻下焦湿热。本品含小檗碱、黄柏碱等多种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均有抑制作用。穿山甲:咸,微寒。归肝,胃经。活血消癥,通经,消肿排脓。性善走窜,功专行散,内通脏腑,外透经络,直达病所,擅活血消癥,逐瘀通经。有抗炎作用。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破血散瘀,消癥化积,行气止痛。温莪术挥发油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细菌的生长。能兴奋平滑肌,抗盆腔粘连。三棱:苦,辛,平。归肝、脾经。既入血分破血散瘀消癥,又入气分化积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长于破血中之气,功偏破血通经。莪术:苦,辛,温通,为气中之血药,长于破气中之血,功偏破气消积。两药伍用,破血祛瘀,行气消积止痛之力大增。乳香: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本品含树脂、树胶、挥发油及少量苦味质,有镇痛作用。还有消炎,升高白细胞,加速炎症渗出排泄,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加强肌组织的再生和愈合的作用。没药,苦,辛,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本品含树脂、树胶、挥发油,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没药苦泻,以活血散瘀为要,长于散瘀,破泄力胜;乳香辛温,以行气活血为主,善于调气,止痛力强。两药伍用,气血并治,取效尤捷,共奏宣通经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

    方中红藤、败酱草两药相辅相成,共为君药,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止痛。黄芩、黄柏,清热燥湿,为臣药。乳香辛温善调气止痛,没药苦泻长于散瘀,三棱与莪术、乳香与没药相伍共奏破血散瘀、消癥化积、行气止痛之功效,共为佐药。大黄清热燥湿祛瘀,透骨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为佐药。穿山甲性善走串,功专行散,内通脏腑,外透经络直达病所,为使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除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作者单位:山东胶南,胶南市中医院妇产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