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9卷第11期

胺碘酮在心房颤动转律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房颤转律中的疗效。方法经心电图诊断为房颤患者72例,先静脉给予负荷量,后给予维持量。结论胺碘酮在房颤转律中有效率高,副作用少。发生房颤后,不仅有心悸症状,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栓塞,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以加重心功能不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房颤转律中的疗效。方法 经心电图诊断为房颤患者72例,先静脉给予负荷量,后给予维持量。结果 有效率为75%。结论 胺碘酮在房颤转律中有效率高,副作用少。

【关键词】  胺碘酮;心房纤颤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发生率很高。不仅易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而且还发生于部分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是一种增龄性疾病。发生房颤后,不仅有心悸症状,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栓塞,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以加重心功能不全。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我院2005—2007年房颤使用胺碘酮转律的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72例,均为住院病人,心电图符合心房纤颤的诊断:(1)P波消失,心房除极混乱,见小而不规则的f波,频率约350~600次/min;(2)心室律极不规则;(3)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可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增宽变形。其中,男61例,女11例,年龄28~71岁。无器质性心脏病24例,有器质性心脏病者48例(高血压心脏病17例,瓣膜病排除标准:房颤时间大于1年;心房直径大于55cm;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未应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而患者的心率低于60次/min,疑二度ABV;甲状腺功能异常;明确或疑病窦综合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QT间期延长。

    1.2  方法  房颤发生在48h内立即应用胺碘酮转律,发生48h后需抗凝3周。先予胺碘酮3~5mg/kg稀释后缓慢注射,然后1mg/min静滴,6h后改为0.5mg/min静滴,18h后改为口服0.2g Tid,7天,0.2g Bid,7天 0.2g Qd维持。用药期间监测心律、心率、血压、Q-T间期、甲状腺功能、肝功能。

    1.3  疗效判断  有效:转为窦性心律。无效:未转为窦性心律。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72例病人中54例成功转为窦性心律,有效率为75%,其中23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另外的18例中,有2例改为电复律成功转为窦性心律。16例未转律成功者中,2例心肌病,7例高心病,2例瓣膜病,5例冠心病;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以后有4例在1~3个月内复发。

    2.2  用药期间对心率、血压的影响  测定数值以表1中所示。表1  静脉应用胺碘酮前后心率、血压变化

    2.3  对Q-T间期、甲状腺功能、肝功能的影响  用药期间无一例因Q-T间期延长停药,无一例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2例(2.8%)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停药。2例(2.8%)出现无症状转氨酶升高停药。随访这4例停药后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胺碘酮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延长心肌及传导系统的动作电位时程,并抑制窦房结及房室结的功能和旁路传导,并能提高心室致颤阈值,减少室颤发作,扩张冠状动脉,减低外周阻力,降低心肌做功,减少心肌耗氧量。从电生理上虽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但它兼有其他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的某些特点,其急性作用近似Ⅰ类、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慢性作用主要为Ⅲ类,同时具有Ⅰkr和Ⅰks阻滞效应,应视为一种复合的抗心律失常药[1]。有研究表明,多数抗心律失常药在6~12个月时能够保持窦律者不及50%,而胺碘酮仍有50%~73%可以维持,是目前充分证实有效的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证据水平为A级,推荐级别为Ⅱa)[2]。本组病例胺碘酮转复成功率75%,与文献报道的70%~80%相符。胺碘酮是一种外周血管扩张剂,当以72.5mg/kg静脉注射时能降低心率和全身血管阻力,能增加左室输出量[3]。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在心肌急性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功能障碍时,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属于禁忌,胺碘酮并不增加重症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还可显著降低心律失常死亡及心脏猝死[4]。故在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尤其是伴有心功能不全和心肌缺血者,胺碘酮应用是很安全的。本组病例中未成功复律者其心率也有显著降低,P<0.01,对改善心功能,改善缺血及减轻症状均有作用。从本组病例中发现,胺碘酮对血压的影响很小,P>0.05,但静脉用药仍然要注意血压的变化。尽管胺碘酮延长动作电位时限,但其很少诱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几率低于4%[5]。在本组病例中无一例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其他报道因胺碘酮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病例也很少,但仍应于用药期间监测Q-T间期和电解质水平。本组病例中分别有2.8%发生甲减和无症状肝功异常,停药后均恢复正常。故胺碘酮的应用很安全,在房颤转律中有效率高,副作用少,在转复并维持窦律和控制房颤心室率中显示了其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马虹.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再评价.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9(2):133.

2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18(6):401-407.

3 Braunwald,陈灏珠.心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58.

4 蒋文平,杨向军.胺碘酮应用指南解读.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19(1):16-18.

5 Philip J. Podrid Peter R. Kowey (原著),郭继鸿 刘元生(主译),心律失常:机制、诊断与治疗,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72.


作者单位:四川凉山,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