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6期

如何做好夜班护理工作的探讨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回顾近几年来的夜班工作,要做好夜班护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夜班病房管理,要善于观察病情、分析处理病情的突发性。其次应用循证护理,做好夜班工作,做好护理记录,工作做到“八个一”的护理服务,工作做到“三轻”和“三清”原则,防止医疗纠纷发生,更好地为病员服务。【关键词】夜班。护理工......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回顾近几年来的夜班工作,要做好夜班护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夜班病房管理,要善于观察病情、分析处理病情的突发性;其次应用循证护理,做好夜班工作, 做好护理记录,工作做到“八个一”的护理服务,工作做到“三轻”和“三清”原则,防止医疗纠纷发生,更好地为病员服务。

【关键词】  夜班;护理工作;探讨

夜班护理工作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护理环节,它的好坏将对整个护理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针对如何上好夜班谈点体会。

    1  做好夜班病房管理

    1.1  夜班交接班的内容  通过严格的物品交接班,病人床头交接班,夜班护士对整个病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妥善、全面地安排好夜班的工作。交接班的内容包括:抢救物品、药品、器械是否齐全,病人的病情、用药情况,精神、情绪、心理状况等。每个病人应床头交接,病危、病重、特殊用药及有思想情绪变化的病人要重点交接,做到“三清”,即口头要讲清,床头要看清,病历要写清,并做好各种记录以备查阅。对科室存放的药物、特别是急救用药,要认真交接清,器械要检查其性能是否完好以备应急。

    1.2  采取符合患者意愿的护理措施  夜间科室管理很重要,任何声响都可产生不良影响。护士在各种操作中要尽量做到安静、动作轻快,严禁任何人在病区内大声说话、吵闹。同时要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以防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乘虚而入。随时检查氧气装置是否完好,防止意外。要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使病人有安全舒适之感。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基础,寻找与问题相关的科研文献作为依据,然后就这些证据的有效性、可靠性、临床应用性、广泛性等作评判性评价,最后挑选出具有最佳证据,符合患者意愿的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

    2  观察病情,善于分析处理

    2.1  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和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空闲时翻阅科研文献资料、主动钻研业务,从而选出适合于患者的个性化方案来护理,达到及时解决问题的目的[1]。夜间观察病情除根据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外,还要注意闻、看、询问、检查、分析。即凭听觉辨别病人的呼吸节律是否均匀、有无痰鸣、喘憋、呻吟、鼾声等;观察了解病人的睡眠姿势、体态、面色表情及整体情况,如发现异常要及时询问、检查、分析、处理。尤其是年老体弱者、病情变化快、病势急和预后不良的病人,对这类病人更要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其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如1例男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入院后第3天夜间巡视病房时,看到该病人呼吸急促、咳嗽、咳痰、面色苍白、双手发冷、精神紧张,P 110次/min,细弱,立即协助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并给氧气吸入,同时通知医生。经检查、分析,病人发生了急性肺水肿,经静脉使用强心、利尿药后,很快使病人转危为安。

    2.2  制订“八个一”的护理服务  对夜间入院的病人,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我们科室制订出“八个一”的护理服务:即说好第一句温馨礼貌的话;送出第一个灿烂的笑脸;回答好病人的第一个问题;静脉输液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做好第一次健康指导;关心病人的第一顿饭;帮助病人留取第一次标本;为病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使病人有“宾至如归”之感,从而拉近了护患关系。在观察病情中,不但要观察病人的机体情况,而且还要特别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在夜班护理工作中,常会遇到失眠的病人。失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能及时解除病因,则要比使用安眠药更好。有的病人思想压力太大,担心病情、预后、医生的诊断技术及治疗水平、医疗费用等,甚至还有些老年人担心儿女是否关心自己而辗转反侧。在失眠时,有些病人会产生消极情绪,易发生意外情况。

    2.3  给病人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  有些失眠的病人反应差,有的不能正确叙述症状,若单纯使用安眠药,就可能掩盖疾病的征象,以致贻误病情。因此要善于分析、判断,避免滥用或误用安眠药。对失眠的患者夜班护士不仅应帮助查清失眠原因,还要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同时还要有适度的光照、温度、湿度、整洁的病床单位,方能使病人迅速入眠。为了让病人安静入睡,护士值夜班应穿软底鞋,要做到“三轻”,即巡视病房时走路要轻,开关门要轻,取放物品也要轻,如此亦有利于病人的入睡。

    3  应用循证护理,做好夜班工作

    应用循证护理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使夜班工作更加完善,其主要内容为:(1)获得最可靠证据并用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2)正确应用新文献在循证护理的指导下采取个体化方案[2],扬长避短,不断完善,使之在夜班护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夜班护理人员,任务重而杂,不但要记录病人的吃喝、睡、大小便、晨晚间护理、抽血、记出入量、测量新入院病人和病危病人的体温、血压、脉搏、置管病人的封管等繁锁的事,还要记录新入、病危病人的病情变化、处理措施及效果评价等等。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工作程序,对危重、衰弱的病人要重点护理以防不测,天冷时注意病人的盖被,使用空调时,检查每一个房间的温度,加强安全保护,勤巡视,细检查,查看危重病人的睡姿、表情,以判断病人的病情。在进行各种治疗中,做到先急后缓,各项工作要有条不紊。还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及严格的无菌操作,严防人少工作忙而发生差错事故。抢救病人时要争分夺秒,抢救后要保留安瓿,并及时补记。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为夜班护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优秀的夜班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更要以循证护理为科学依据,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夜班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4],同时要体现因人施护、因需施护。方能有效地提高夜班护理质量,防患于未然。总之,夜班护士责任重大、工作繁重、压力大,要做好夜班循证护理不但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具备敬业心强、心理素质稳定、高尚的职业道德,方能使护理工作尽善尽美。我们面对的是病人,工作上的任何粗心大意或业务上的生疏都可能酿成大祸或延误对病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况且,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及社会健康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护理技术,还要有科学理论作指导,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护理操作规程及护理标准要求,方能使我们的护理工作锦上添花。

    4  做好护理记录,防止医疗纠纷发生

    夜班护士通常是一个人值班,在做好夜间一切治疗、护理的同时还要认真做好记录,记录每一次测量的血压、心率、体温及病人的每一次病情变化、处理方法及效果,记录时要客观、准确。应用可以量化的词句和数字,避免使用无法衡量或模棱两可的语言,字迹要清晰、无涂改、无错别字,签名要工整,按照患者实际发生的情况如实记录。危重病人抢救后要记录患者的抢救、护理的全过程。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护理记录的准则[5]。

    总之,夜班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尤为重要,它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全盘的护理计划和质量。要使护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接诊病人首先要做到“八个一”,然后工作再做到“三轻”和“三清”,如此,方能与时代同步,使我们的护理工作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 杜映,房金芳.循证护理在腹部外伤的临床应用.中国煤炭医学杂志,2004,7.

2 林万莲.浅谈循证护理.现代医院,2002,2(1):6.

3 王甸国,王建军,刘日芳.循证医学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山东医药,2004,44(35):4-6.

4 张成艳,任建沙,宋迎都.护理记录质量影响因素改进措施.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1156.

5 孙红梅,马丽美,张秋玲. 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防范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1):1556.

(编辑:悦 铭)


作者单位:641100 四川内江,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