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9卷第7期

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梗塞21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梗塞临床分析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梗塞发病率低,且人们对其认识不足,2002年2月~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梗塞2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CT所见:梗塞位于左基底节8例,右基底节13例,平均直径0。伤后梗塞症状出现时间,3h内20例,2天后1例,偏瘫症状一般于......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梗塞 临床分析

    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梗塞发病率低,且人们对其认识不足,2002年2月~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梗塞2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9个月~60岁,车祸4例,坠落伤3例,跌伤14例,失语8例,17例神志清楚,2例伤后一过性意识丧失,1例浅昏迷,1例昏迷。

    CT所见:梗塞位于左基底节8例,右基底节13例,平均直径0.7~1.9cm,边界清楚,呈卵圆形或圆形,2例侧脑室轻度受压,13例4周后复查表现为等密度,模糊效应,3个月后复查,2例病灶消失,19例为软化灶。伤后梗塞症状出现时间,3h内20例,2天后1例,偏瘫症状一般于伤后24~48h达高峰。

    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保守治疗,原则为抗凝、扩容、降颅压及功能锻炼。

    1.3  结果  发病后综合治疗6个月,痊愈17例,无神经系统后遗症或仅有肌张力稍增高,活动灵活性稍差,轻残3例,肌力3~4级,肌张力增强或失语,重残1例,肌力0~2级,肌张力增强,无植物状态及死亡。

    2  讨论

    腔隙梗塞是脑深穿支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脑深部小软化灶,其直径一般最大不超过20mm[1],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及脑桥基底部,临床上可出现各种“腔隙综合征”但多为神经内科所报道,至于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梗塞报道甚少,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了,治疗方法尚处探讨中。

    2.1  病因及病理  (1)血管损伤,在暴力作用下,颈动脉、脑动脉发生牵拉、扭曲,致内膜断裂、出血、血栓形成,以及小栓子脱落而致运端栓塞或动脉持续痉挛、狭窄和闭塞,动脉内壁出血。(2)血流及血液状态改变,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脑灌注压降低,血流缓慢,淤血、凝血系统被激活,血栓形成。(3)血管外物质入血、长骨骨折,其中含有游离脂肪颗粒进入血管,形成脑梗塞[2]。(4)基底节区供血小动脉肌层及内膜断裂,来自颈内动脉的微栓子易于此处发生梗塞。

    2.2  临床表现  患者受伤后24~48h其梗塞症状达到高峰,一般无意识障碍,应与颅内血肿及脑挫裂相鉴别,由于多数梗塞面积小一般不伴有颅高压。

    2.3  诊断和治疗  (1)诊断根据外伤史,尤其是头颈部被动过伸,旋转史,偏瘫和单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不难,颅脑CT及MRI是诊断基底节区腔隙梗塞的有力依据。(2)治疗主要以抗凝、扩容、解痉、降颅压、高压氧及功能锻炼为主[3]。

【参考文献】
  1 沈言修.腔隙梗塞-CT与临床关系.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87,20:105.

2 薛庆澄.神经外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79.

3 王忠诚.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一例报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8,4:47.


作者单位:734000 甘肃张掖,张掖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作者: 王发祥 康 东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