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12期

子宫切除患者情绪焦虑的心理干预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情绪焦虑的影响。方法用交谈法和观察访问法,对62例子宫切除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心理变化进行调查评估。结果62例经有效的心理干预后,其情绪焦虑程度评分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01),心理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情绪焦虑的影响。方法 用交谈法和观察访问法,对62例子宫切除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心理变化进行调查评估。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有无焦虑及其程度,并分析导致焦虑的原因。结果 62例经有效的心理干预后,其情绪焦虑程度评分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01),心理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子宫切除患者的焦虑程度。

【关键词】  子宫切除;护理;心理治疗

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子宫切除是妇科常见手术之一。子宫是女性生殖器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子宫切除术前后应对其生理心理方面给予关注[1]。我科通过对子宫切除术前术后患者的心理调查,旨在了解患者对子宫切除术的关注程度及心理反应,进一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宣教和心理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12月在我科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2例,年龄37~70岁。其中,子宫切除26例,子宫次全切除36例。根据全国精神科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对患者心理干预前后进行焦虑程度评定。总分超过29分为严重焦虑,21~28分为明显焦虑,14~20分为焦虑,7~13分为可能有焦虑,小于7分则没有焦虑。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焦虑程度比较 62例心理干预前焦虑程度评分为(24.31±8.09)分,心理干预后为(5.53±2.26)分,焦虑程度得到明显改善(d±sd=-18.94±6.80分,t=21.93,P<0.001).

  2.2 引起焦虑的原因主要为 (1)担心术后性功能改变,影响夫妻生活59例(95.16%);(2)担心术后体型改变和性别特征改变30例(48.38%);(3)担心手术影响身体健康,体力难以恢复健康20例(32.25%);(4)担心子宫肌瘤性质为恶性16例(25.80%);(5)担心手术疼痛,切口感染4例(6.45%);(6)担心发生医疗事故1例(1.61%)。

  3 讨论

  3.1 危机干预策略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引导其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改变患者的感受、态度和行为,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帮助消除顾虑、恐惧和焦虑,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达到心身最佳状态。

  3.1.1 转变护理观念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建立,护理转为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护士接触的是处在不同社会环境、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有思想有感情的患者。WHO规定:“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异常,而且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各方面都要保持完好的状态或最佳状态。”[2]患者因担心术后女性特征、性功能、生育能力等的损失感,感到精神压力大。针对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应耐心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及进行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知识和性知识教育,消除对子宫切除不正确的观点。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患者对性问题既敏感又难以启齿。应为患者提供隐秘的环境,向患者解释子宫切除后月经不再来潮,但对夫妻性生活不会有影响。待术后2~3个月,阴道残端愈合后可恢复正常性生活,以解除其精神负担。

  3.1.2 入院指导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首先热情地做入院指导,包括环境介绍以及医护人员介绍。在住院期间应尊重患者,一切为患者着想,让患者感到护士的关心和帮助,感到亲切可信,对促进护患友好交流,减轻心理负担起着积极的作用。

  3.1.3 保健知识宣传 让患者有自我调整心态的意识,对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给予劝说、沟通。沟通从心开始,然后以温暖体贴,真挚同情的情感给予心理开导和鼓励,以消除其缺陷的心理和烦恼,对调节心理障碍有着重要的作用。

  3.1.4 情绪宣教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它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制性愈强,患者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愈强烈,造成心理紊乱愈严重。干预者以心身医学观点给患者讲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如积极的情绪能使神经调节和内分泌平衡,免疫力增加,各器官活动正常,协调,增强健康水平,而消极的情绪则使神经调节和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某些器官活动失衡,导致疾病发生。因此,干预者以理解同情尊重态度帮助患者了解疾病产生原因,认识手术过程及预后,清楚应如何配合医生、护士。教会患者进行康复活动的方法,增强其对手术的安全感。同时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与鼓励,教会患者如何进行心理应激调节,从而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树立患者以正性情绪接受手术治疗。

  3.1.5 “家属系统理论”的应用 “家属系统理论”认为:患者发生变化时家属成员也必定出现变化。护理人员应满足家属了解有关患者信息的要求,充分利用陪护和家属探视时间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3]。夫妻交流可以使双方及时了解彼此的感受,促进情感融洽,减少冲突的发生。当患者一方在经历疾病造成的生理、心理应激时,丈夫同样也经历着这些改变,所以,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及家属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从而减轻双方的心理压力,并充分调动家属的主观能动性,给患者以情感支持。鼓励患者与家人一起建立丰富的业余生活,一起分享大自然风光,有利于消除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珍惜拥有的生活,在相处时能够互相体谅,尽可能杜绝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医护人员还应尽量调动患者亲人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对维持和促进婚姻幸福有着重要作用。

  3.1.6 出院指导 子宫切除后活动及恢复体力的方法,可适度锻炼。饮食要求:强调进高热量、高蛋白,加强营养同时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向患者说明便秘有使阴道残端缝合处变薄、破裂出血的危害。对术后性生活的注意事项:全子宫切除后,由于子宫颈也同时切除,术后可有阴道干涩的感受。指导患者性生活时可适当使用润滑剂保持夫妻双方身心健康,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保持个人卫生,每日清洗会阴,出院后1个月门诊复查。

  3.1.7 重视出院后的电话随访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大,服务水准的提高,不论是城市或农村,护士都能为患者提供咨询与安慰。护士能通过电话传递健康信息,再一次评估患者出院后的身体状况,社会支持系统,有没有担心的问题并根据病情的轻重,给予相应指导,积极寻求方法,减轻不适,培养自我护理能力。出院随访不仅让护患之间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得以实现,也有利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为康复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对护士来说则提高了自我价值,从中积累丰富临床经验。

  3.2 干预效果 62例子宫切除患者由于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情绪焦虑影响,通过责任护士耐心细致周到的护理及心理知识指导,采取了有效的干预策略,消除了患者紧张焦虑,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支持,从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在一种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子宫全切除术,加快康复。

【参考文献】
   1 沈燕君.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沟通.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0):453-454.

  2 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

  3 郝玉玲,方秀新.实用整体护理查房.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

  

作者: 沈骏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