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7期

国内精神科男性护理人员职业压力的现状研究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精神科男性护理人员职业压力国内外学者早已认识到压力与护理工作之间的关系。然而,21世纪的到来给护士带来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因此,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精神科护士与非精神科护士比较,45。...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科 男性 护理人员 职业压力

国内外学者早已认识到压力与护理工作之间的关系。然而,21世纪的到来给护士带来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因此,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精神科护士与非精神科护士比较,45.71%的精神科护士有心理问题,尤以抑郁、强迫症状、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为突出,调查者认为精神科护士较多的心理问题与其工作对象、工作风险、工作压力等有关[1]。在对精神科临床工作的男护士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科男护士人际关系、焦虑和强迫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2]。现将国内精神科男性护理人员职业压力现状综述如下。

  1 国内精神科男护士工作压力概况

  1.1 压力概论 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e Bemard第1次提出人类有内在稳定性,若内在不平衡或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受到破坏,就可能导致疾病。压力(stree)又称紧张或应激,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紧张反应状态。人在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学习、人际冲突、恶劣环境等。当人遇到压力时都会有不同的适应方式,适应能力因人而异。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们的工作业绩。一旦压力源解除,身体各系统又恢复到放松状态。持续高水平压力使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心身疾病[3]。

  1.2 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规律,精神科男护士的职业压力表现为躯体、心理和人际关系3个方面 (1)河南精神病医院对精神科40名男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进行不记名问卷形式调查,所得因子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精神科男护士在人际关系、焦虑和强迫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2]。(2)张冬红等[4]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自制调查问卷对126名精神科男护士进行测评调查。结果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 7项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多数精神科男护士的睡眠质量较差。结论揭示应不断加强对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睡眠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质量。(3)2002年对济宁市在精神科从事护理工作的89名男护士SCL- 90 评定结果中,抑郁、焦虑、人际关系3个因子均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躯体化、敌对2 个因子均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5]。另一方面,1995-2000 年分配至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的42 名男护士用SCL- 90 量表进行不记名问卷形式调查,调查中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且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常模, 而且差异有显著性。说明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存有一定的心理障碍[6]。(4)宋薇香等[7]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并与女护士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精神科男护士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女护士(P<0.05)。 结论显示精神科男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2 精神科护理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2.1 精神科专科特点所导致的压力 (1)精神科病人随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件,因此护士在工作中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强迫症状因子高于常模,显示护士担心意外事故的发生:由于精神疾病的特点,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紊乱或受被害妄想支配想逃避他人的加害而采取自杀或外逃等行为;情感性精神病自护能力差,特别是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易出现自杀自伤等。尤其夜间是意外事故发生率较高的时间[8]。(2)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以攻击性行为危害最重,难以预料,严重地影响了护士的人身安全[9]。病人因病态下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多由男护士处理,男护士出于男人的自尊心理,工作中还要照顾女护士,加重了其心理压力,调查结果显示,恐怖因子分高于常模,男护士恐怖因子分高于女护士。(3)观察各种疾病的症状是护士的重要职责,而精神科患者的症状大多缺乏主诉,也不能正确认识及判断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在治疗、护理以及在护士素质的要求等方面与其他科护士存在的很大的不同。需要护士进行客观的观察,通过患者外显行为进行推理与判断。

  2.2 社会方面的压力 目前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独尊医疗,不承认护士劳动成果的现象较为普遍。且精神科病人有治疗效果差,易反复发作的特点,精神科护士的工作未被病人及家属承认,护士工作缺乏成就感,自我价值得不到充分肯定和尊重。

  2.3 社会、家庭中的压力 男护士作为护士中的特殊群体,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中的压力,会产生自卑心理。受传统思维的约束,在人们的印象中,护士是女性一统天下,女性从事这个工作就认为是稳定,而男性从事护士工作则被视为无能或无前途,甚至因为其职业关系连对象都找不到。

  3 对策

  3.1 加强精神科专业知识学习 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其特点,对每个病人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工作中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如:交接班制度、巡查制度等,重点病人重点交班。护士值夜班前要注意休息好,以保证值班时有充沛的精力,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科学合理的排班、人员配置,也是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措施之一。

  3.2 预测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加强防范[10] 严密观察高危人群病情变化及其思维动态,作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可能导致意外的危险症状进行有效治疗和24h严密监护;改善病房环境,消除不安全因素;在工作中护士要以温和、坦诚、尊重、接纳、冷静的态度对待患者,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暴力行为发生,而男护士的性格特点决定了护理工作中更需要耐心,在保护好患者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3.3 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护士要与病人多进行沟通与交流,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欢乐和痛苦,客观的观察病人的认识、情感与行为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适时地向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对每一位家属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使其对病人的病情心中有数。同时医院要为护士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以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3.4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加强自身综合素质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尊、自强、自爱,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努力克服自卑感,形成合理的心理支点,要善于自我肯定和自我承认,努力做情绪的主人,养成良好的性格,保持乐观、恬静、愉悦的心境,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把消极情绪带入工作中。同时,作为一名精神科的护士必须具备更多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自觉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受。

  3.5 加强对男护士的关心

  3.5.1 加强男护士的管理与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途径 特别是在精神卫生科,男护士的重要性就更大了,因为这里的患者在犯病期间,常常会干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更多的时候,女护士对他们束手无策。譬如值夜班、调解病人之间相互打斗等等,没男护士顶上去常常难以收场,更会影响医治效果。霍健梅等认为,遇突发事件时,男护士控制能力强,决策能力强,思维性强,给患者信息、心理沟通能力强等[11]。在临床工作中,男护士的稳重、勇敢给人以安全感、信任感,并具有生理和体力上的优势[5]。

  由于护理队伍中男护士的加入,必然改变以女性为主的工作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优化护理队伍的组合,建立一个平衡、健康和高效的护理团队,推动护理学专业的发展和进步[12]。

  3.5.2 在生活、工作、情感上给予男护士关心,巩固其专业思想 男护士在校期间由于同性较少,尤显孤独,现阶段各级医院男护士所占比例仍然很低,加之社会偏见,婚姻、恋爱等生理需求不能满足时,必然会选择改行、跳槽,或者不安心本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工作上给予帮助,在情感上给予支持,尊重男护士的人格,使他们在医院有归属感,在情感上有所寄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所需,使他们能安心生活、学习和工作,积极鼓励他们立足岗位实现自身价值。

  3.5.3 增强公众意识,让优秀男护士脱颖而出 调查表明, 84.5%的在职男护士认为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影响着他们是否继续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定[13]。所以要利用各种形式鼓励男护士参与社会交流,通过与媒体广泛接触,将男护士的典型人物推向社会,被公众所熟悉,将男护士岗位建功的事迹向社会作出宣传报道,让男护士的职业形象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让全社会有更多的男性报考护理专业,使优秀的男性选择护理专业、发展护理专业,实现男护士在医院的比例达到3%~5%的目标,推动护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在护理岗位中男护士展现出决策果断、影响力强、善于组织协调、精力充沛等优势[14]。所以在这个女性占主导地位的岗位里仍然有不少男性的精英出现。目前担任《护理研究》杂志主编的王益锵教授, 就是从事护理教育和科研的男护理工作者。2000 年, 湖南省怀化市精神病医院男护士莫再斌被中共湖南省怀化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5]。

  4 小结

  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精神科护士对其工作的评价常常处于不满意状态。而精神科护士又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应激环境,对其身心健康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提高精神科护士尤其是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忽视,如应加强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情感上无后顾之忧,安心于本职工作,最终提高精神病专业的护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蛲明.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实用护理杂志,1999,15(9):5.

  2 邢善勇,席红霞,牛智斌.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对策.新乡医学院学报,2002,19(5):438-440.

  3 敖新.国内护士研究现状与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3.

  4 张冬红,李晓霞,牛智斌.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 2):46.

  5 杨冬梅,张继扬,侯峰.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207.

  6 常娇,李书光.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3):210- 211.

  7 宋薇香,魏春香,王文侠.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临床心理疾病杂志,2007,13(6):319.

  8 刘桂荣,张延恒.精神科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6.

  9 王志英.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危险行为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80-83.

  10 薛继芳,张瑞珍,刘爱信.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预测及护理干预.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6,1(22):44-45.

  11 霍健梅,胡宪法.我国男护士的现状及其改善对策.护理学报,2006,13(5):22-23.

  12 楼蓉蓉,陈吉东.实施男护士人才管理模式的实现与收效.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60.

  13 梁荫基,肖丹,蔡映杰,等. 医院对男护士需求的调查分析.南方护理学报,2004,11(9):12.

  14 王策.男护理部主任在护理管理中的优势与劣势.护理管理杂志,2002,2(4): 59.

  15 鲁国权,马绍庆.乐在病房写风流.当代护士,2001,(3):16.


作者单位:200001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作者: 徐黎虹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