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年第11卷第2期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伤害与安全防护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血液净化中心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临多职业伤害,本文通过总结职业伤害的各种因素,探讨安全防护措施,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将职业伤害的危险降至最低。【关键词】职业伤害。安全防护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血液净化中心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临多职业伤害,本文通过总结职业伤害的各种因素,探讨安全防护措施,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将职业伤害的危险降至最低。

【关键词】  职业伤害;安全防护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时刻面临着职业伤害。职业伤害(Occupational Injuries)是指工作中某些职业危害因素导致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包括职业性危害等导致的损伤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而血液净化中心是职业伤害的高危场所,血液净化护士长期暴露于多种职业伤害因素中,如不注意自我防护更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因此血液净化护士应能识别常见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懂得如何自我防护,才能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职业伤害,以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现将常见的职业伤害因素与安全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1 常见的职业伤害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噪音 血液净化中心床位拥挤,各种治疗机器、水处理装置、电视机、空调、电冰箱等设备都会产生噪音。我国对医院的环境噪音标准理想值为35dB,极限值为45dB[1]。而透析机单机报警噪音就有35~73dB,护士长时间在众多电器设备产生的高噪音环境中工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情绪烦躁、身心紧张、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1.1.2 臭氧 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时发出的紫外线波长为180~290nm,这种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的波长恰好与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的波长相似,极易损害眼睛和皮肤,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皮肤红斑反应、光感性皮炎,甚至诱发癌变。

  1.2 化学因素

  1.2.1 化学消毒灭菌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乙酸、柠檬酸、TD消毒剂、爱尔施等。大量的化学消毒剂用于机器、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但消毒剂具有挥发性,由于单位空间内消毒剂浓度较高,长时间接触可导致结膜炎、眼胀痛、呼吸道黏膜损伤,引起呼吸道不适,甚至有致癌、致畸作用。

  1.2.2 A、B透析粉 A粉由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及冰醋酸等组成,B粉是碳酸氢钠粉,属纯碱,长期直接接触对皮肤刺激性大,会引起皮肤灼痛或过敏,损伤手部皮肤。

  1.3 生物因素

  1.3.1 血液污染 护士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透析前穿刺;透析中处理患者穿刺处渗血及更换管路、透析器等操作;透析后的血液回输,都可能造成操作护士的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这对透析室护士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威胁。

  1.3.2 体液污染 患者透析前因体内毒素高,经常有恶心、呕吐症状,透析过程中如发生失衡综合征或低血压时也有呕吐,并发肺部感染或心力衰竭时咳嗽、咳痰较多见,护士不可避免要和上述体液分泌物接触,这些对呼吸道、嗅觉有一定影响,在护理过程中不小心接触这些体液分泌物而污染破损皮肤也可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1.3.3 空气污染 尿毒症患者因体内毒素蓄积,呼出的气体中有氨臭味;前面所述各种化学消毒剂可挥发各种气体,如透析粉A剂中含有冰醋酸,在配制中冰醋酸易挥发,产生刺激性气体,对人体呼吸道、嗅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4 心理社会因素 血液透析治疗进行的是体外血液循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随着血透净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迅速掌握各项新技术。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并发症随时都可能危及生命,机器随时都可能出现故障。高难度的动静脉穿刺也会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血透患者大都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对安排机位不理解而大发脾气。这些不良情绪都可成为医护人员的应激原,同时由于经常加班、注意力高度集中、连续工作时间长、体力透支严重,休息不能充足保证,均会导致工作人员精神紧张和身心疲惫。

  2 安全防护

  2.1 物理因素

  2.1.1 噪音 护士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做好仪器的保养与维修,调整机器报警声音,加强巡视,减少报警发生率;电视配备耳机插座;水处理设备安装在独立房间,尽量远离透析室,关闭水处理间门窗及通往透析室通道的门,以减少噪音。谢绝家属进入,保持透析环境整洁、安静。

  2.1.2 臭氧 紫外线灯工作期间禁止入内,必要时戴防护眼镜。每天室内通风2~3次,每次20~30min,或通过中心通风装置换新鲜空气。

  2.2 化学危险因素 护士检查和配制化学消毒剂时要戴口罩、帽子及手套,必要时可穿防水围裙、戴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严格掌握化学消毒剂有效浓度和剂量,取用后及时加盖密闭保存,现配现用,透析室要有通风设备,减少挥发性消毒剂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净化空气。消毒剂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如不小心溅到眼睛、皮肤上应反复用水冲洗干净。

  2.3 生物危险因素 每例透析患者透析前应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标志物检测,建立透析患者病历档案,对阳性患者专机透析,并重点做好安全防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规范操作,护士配药、穿刺、拔针方法得当,及时将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物丢弃到锐器收集盒内。禁止双手回套针帽,不能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 杜绝感染风险。工作服染上患者的血液、体液时, 应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清洗[2]。操作后应严格按六步法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护士定期检测肝炎标志,在保护性抗体阴性时通过注射疫苗提高其免疫力或注射高效价丙种球蛋白进行免疫保护是一种很有必要的保护手段。

  2.4 心理社会因素 建立护理人员心理支持系统,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保持心境平和,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缓解护理人员因长期超负荷工作所造成的身心压力。合理安排工作、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减少加班,保证护理人员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多做换位思考,用职业角色约束自己的情绪冲动,减少精神压力,自我调整、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确保心身健康,减少心理疲劳的发生。

  3 讨论

  血液净化护士对职业伤害有一定的认知,但实际工作中,在许多方面采取的防护行为不够规范,存在不安全因素。使用防护屏障如手套、袖套、护目镜、防护围裙等被认为是减少医务人员血液暴露的主要措施。有戴手套习惯的人皮肤黏膜被医疗器械损伤和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机会均明显小于不戴手套者[3]。据新加坡有关人士调查证明,针头刺入有弹性的两层橡胶手套再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0.20%~0.25%,故戴双层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4],戴一层手套被刺破时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少50%以上[5],说明处理污染的针头和器械时戴手套非常重要。护士在进行血管穿刺和操作机器时多数情况下都戴手套,但个别情况下未戴,主要原因是嫌戴手套妨碍操作,不便于触摸血管,有时是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戴手套。说明护士工作压力大,有时顾不上自身安全,值得引起医院领导重视。另外,尽管对锐器伤认知较好,但对被污染针头刺伤后的处理程序仍有不规范,仅做伤口处理,没有及时上报和进一步处理。说明防护意识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使防范措施制度化,防护行为规范化,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血液透析是一项特殊工作,护理人员每天从事损伤性操作,与血液接触多,受感染机会大,所以在工作中必须做好预防措施,把每例血透患者的血液都视为传染性,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将职业伤害的危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林江英.影响血透室医护人员健康的因素及防护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 :13.

  2 李能云.肝炎科护士职业防护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748.

  3 杜冰,龚伟,王心如.对噪声职业卫生标准几个问题的商榷.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23(3):238.

  4 钟秀仪,陈琼芳,黄龙淳.护士职业损伤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的调查分析.现代医院,2005,5(11):156.

  5 贾淑华.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及防护.现代护理,2005,11(7):526-7.

作者: 李辉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