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年第11卷第6期

如何培养护士与病人沟通的能力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护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是以护理职业为基础、以道德为核心、以法律为准绳,并在护理实践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一种人际关系。护患关系通常表现为技术层面和非技术层面,现阶段随着护理模式转化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护患关系中的非技术层面,包含护患双方交往中社会、心理、法律的关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护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是以护理职业为基础、以道德为核心、以法律为准绳,并在护理实践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一种人际关系。护患关系通常表现为技术层面和非技术层面,现阶段随着护理模式转化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护患关系中的非技术层面,包含护患双方交往中社会、心理、法律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新护士沟通经验少需要加强带教和历练。

【关键词】  护理;护患关系;护士;沟通能力

 护士护理工作是医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然要面临与病人沟通的问题。良好沟通的能力是做一名合格护士不可缺少的条件。护理事业经过30年改革发展,经历了“整体护理”和“推行基础护理”,再到“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由医嘱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要求。护士刚刚进入临床,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在与病人沟通的实践中,他们倍感困惑,常常表现为对护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不强,在护患沟通技巧上缺少训练,面对病人时缺乏自信。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带教老师与新护士共同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认清形势,端正思想

  在培训中,我们应帮助护士充分认识目前的护理形势。我国现阶段护患关系作为一个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呈现诸多新的特征:护患之间变成一种契约、合同及法律关系,已成为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患者从被动求医变成主动择医;患者成为护方的衣食父母。这就对护患双方,特别是对护士提出了新要求,在护患交往中,相对而言护士是主动的,病人是被动的;在信息占有上,护士是有专业知识的,病人是无专业知识的;在护患地位上,虽然在法律意义上而言,护患双方是平等的,但在技术上是不对等的,护士是强势的,病人是弱势的。因此,在护患沟通中护士起主导作用,也是保持良好护患沟通的主要责任者。

  2 培养沟通能力渗透在实际工作中

  医院的护士管理部门及临床带教老师,应将培养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渗透到岗前教育及平素的临床工作中来,这样,护士从进入医院的第一天起,护患沟通意识就不断得到强化。在培训中要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处理护患关系、增进护患沟通的方法。例如,在儿科的带教中,把培养护患沟通问题贯穿始终,讲基础理论时,结合儿科的特点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说明小儿机体功能发育未健全,发病容易,病情变化迅速,治疗护理时要求及时、正确和谨慎。因此,儿科护士必须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迅速完成诊疗,准确掌握病情,而且护士不但要与患儿沟通,还要面对心情焦急的家长们,既要与小儿培养感情,让小儿亲之信之,又要向家长们了解病情、解释病情、讨论护理方案等,这一切均有赖于良好的沟通能力。在临床病例诊疗中,带教老师教给护士的不单是几条护理标准,还要教给他们与病人沟通的切入点,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分析,让护士认识到与病人沟通关系到诊疗的正确性,体现护理水平的高低,沟通能力的训练与护理技术的学习一样重要,厚此薄彼是不正确的,只有训练出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护士。

  3 加强法律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护患关系已经广泛涉及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护患关系更加复杂,护患关系已不单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也有别于一般的消费关系。医院应加强管理,通过教学、讲座、学习竞赛、临床带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医患双方有平等的法律关系,受到相同的法律约束,但护理人员应首先自觉地遵纪守法,同时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维护患者的利益,不能把生活中的个人私愤或思想带到工作中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塑造护士的新形象。

  4 提高技巧,树立信心

  临床工作时,护士存在信心不足,在护理纠纷增多的形势下,护士面对病人时怕说错话、做错事,易产生畏缩情绪,有的护士干脆采取尽量避免与病人接触、尽量不跟病人说话的消极做法。要消除这一心理障碍,必须让他们树立信心。首先,带教老师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在称呼上应当把新手称为“新护士”,特别是在给病人介绍时更应这样,使新护士有“名正言顺”的感觉,能够以一个护士的角色来面对病人。另外,带教老师应肯定新护士的成绩,及时给予鼓励,这样会大大增强新护士的自信心。老师不要认为新护士不行,是个累赘或是可有可无的人,更不应把他们当作是个“小工”随意使唤,使他们忙于杂事,无暇顾及护理工作。新护士应主动多接触病人,老师应尽可能给新护士提供锻炼的机会,做到放手不放眼,针对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病人,有意识地训练他们如何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得到提高。

  5 注重职业礼仪的培训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称礼仪之邦,一切社会活动均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护士应按照护理职业的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护士职业礼仪的培训是护士进入临床阶段的必修课,注重职业礼仪、树立健康的职业形象是护患沟通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礼仪包括语言、姿态、动作、表情等均应符合有礼、有利、有节、有技巧的原则,服饰要整洁大方,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提倡使用礼貌的语言、安慰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要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的十字用语,即“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要注意礼貌地称谓病人,简单地叫床号会使病人感到被忽视。与病人交往中,要注意眼神和必要的微笑配合友好的、雅观自然的手势。护理技术操作时动作不宜太大,尽量减轻病人痛苦。

  总之,护士与病人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完成护理任务,成长为一名合格护士的问题。随着《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护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护理形势的转变,这一问题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者: 苗月兰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