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11年第12卷第1期

回阳救心汤治疗慢性心衰30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回阳救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贝那普利片、呋塞米片、地高辛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回阳救心汤每天1剂口服。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回阳救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贝那普利片、呋塞米片、地高辛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回阳救心汤每天1剂口服。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结果 两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回阳救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  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回阳救心汤

 慢性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是所有不同种类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死因,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搏血量下降,相对或绝对不能满足全身代谢的一般需求,而出现组织瘀血、缺氧、功能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病症。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及人类寿命延长,各种心血管病患者心衰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我国人群慢性心衰的发病率为0.9%,在 35~74岁成年人中约有 400万心衰患者,因此,慢性心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加用回阳救心汤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心衰,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09年11月-2010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参照2002年新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心衰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994年有关心功能分级标准。两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以下病人:(1)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功能Ⅳ级者;(2)非冠心病心衰;(3)心源性休克或致命性心律失常、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未控制的高血压(>160/90mmHg)、未控制的感染以及影响疗效的其他疾病者;(4)严重肺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者;(7)合并有精神病或不愿合作者;(8)肿瘤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休息为主,限制钠盐及水摄入,采用抗心衰治疗:予西医常规治疗即强心(口服地高辛0.125~0.25mg,Qd,急性期可用西地兰针0.2mg,静脉推注)、利尿(呋塞米片20mg,Qd,螺内酯片 20mg,Qd,急性期可以用呋塞米针20mg,静脉推注)、扩血管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30mg,Qd(急性期可以用硝酸甘油 10mg加入到250ml葡萄糖中静脉滴注)、ACEI(贝那普利片 10mg,Qd)及拜阿司匹林片 100mg,Q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回阳救心汤,处方:熟附子(先煎)10g,黄芪、茯苓、泽泻各15g,葶苈子、益母草各20g,车前子(包)15g,白术15g,枳壳12g,丹参30g,牛膝15g,炒桃仁12g。用法:(每剂药由本院中药煎药室统一煎成300ml药液,装入100ml真空袋),1袋/次,3次/d,两组均以14天为 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用药初期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如血压、心率下降等。

  1.3 疗效标准

  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显效:心功能达到1级或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不足2级,未达到1级者;无效:心功能分级无变化;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

  1.4 观察指标

  受试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描记卧位休息时12个导联心电图,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临床评价心功能情况,抽血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中医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

  3 讨论

  慢性心衰属于中医学“胸痹 ”、“喘证”、“怔忡”、“心悸”等范畴,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阳气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中医早就明确指出:“心主血脉”,是指血液和脉管以及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生理功能是由心主管的。心提供了血液在脉管中循环往复,川流不息的原动力。在血液运行和水液代谢方面,心与肺脾肝肾之间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各种心脏疾病,诸如长期负荷过度和心脉瘀阻致心气,心阳大虚,其鼓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的能力明显下降,使全身脏腑包括心自身的血脉瘀阻,由此可见,不管各种心脏疾病,心气、心阳一虚,则必致瘀。心属火,主血脉,藏神;肾属水,主水,藏精及命门之火。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肾中真阳上升温养心火,心火下降则能制肾水泛滥,今心阳一虚,心火不降,则肾水不制,日久必及命火,命火不济,则上不能温养心火,中不能温运脾阳,终致脾肾阳虚,水液运行障碍而泛滥于脏腑躯体之间,发为水肿,甚则凌心射肺,造成喘息。汉代张仲景提出“心水”说,《金匮要略·水气病》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详述心水引起的水肿及伴随症状,这一学术观点得到后世一些医家的推崇和认同。组方中附子、黄芪益气温阳,枳壳降气行气,泽泻、茯苓、车前子利水消肿,白术配茯苓健脾,益母草、丹参、桃仁、牛膝活血祛瘀兼利水,葶苈子泻肺平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具有强心作用,尤其是在心功能不全时作用更为显著[1],黄芪除了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保护心肌细胞,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外,还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异常激活[2],葶苈子水提物具有显著强心和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而且还有利尿作用[3],本方从气血水三方面入手,以调节气血水升降失调为枢机,攻补兼施,阴阳调节。临床用于慢性心衰证患者,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 马宗超,唐智宏,张海.谈附子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90.

  2 霍根红.黄芪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1):86-88.

  3 吴晓玲,杨裕忠,黄东亮.葶苈子水提物对狗左心室功能的作用.中药材,1998,21(5):243-245.

  

作者: 张金山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