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4期论著

颈动脉灌注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灌注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红花注射液颈动脉灌注组(治疗组)50例和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于0。9%氯化钠注射液60ml中加入红花注射液20ml,以4ml/min的滴速经颈动脉灌注。对照组:以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灌注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红花注射液颈动脉灌注组(治疗组)50例和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于0.9%氯化钠注射液60ml中加入红花注射液20ml,以4ml/min的滴速经颈动脉灌注;对照组:以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滴,20天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前后肢体肌力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62.0%(P<0.01)。治疗后治疗组肌力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中药红花注射液经颈动脉灌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静脉全身给药。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treatment in acute cerebral infartion by safflower injection via carotid artery infusion

    Xu Kailei,Fan Huachang,Shen Wenying,et al.

    Department of TCM,Putuo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20006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eatment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by Safflower injection via carotid artery infusion.Methods 100cases were randomized into treatment group in which50cases were treated with Safflower injection via carotid artery infusion,added Safflower injection20ml into0.9%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60ml with the4ml/min velocity,once a day;control group in which50cases were treated with venous drip of Safflower injection,added Safflower injection20ml into0.9%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500ml.After therapy,the curative effect、myodynamia and hemorrheolog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94.0%in treatment group,was higher than62.0%in control group(P<0.01).After therapy,myody-namia and hemorrheology in treatment group,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P<0.01).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eatment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by Safflower injection via carotid artery infusion was better than intravenous drip.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arotid artery infusion safflower injection Chinese medicine

    我国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区之一,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1] ,因此对脑梗死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寻找安全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开拓中药给药新途径,提高脑梗死的疗效,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在上海市卫生局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的支持下,开展了颈动脉灌注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的100例观察对象均为2001年9月~2004年4月由急诊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4~80岁,平均(62.03±9.33)岁;治疗前病程4h~7天,平均(1.8±0.7)天;其中肌力0°32例,Ⅰ°6例,Ⅱ°9例,Ⅲ°3例;伴有高血压病30例,冠心病23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23例,高粘血症34例。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6~79岁,平均(62.13±8.79)岁;治疗前病程3h~7天,平均(1.7±0.6)天;其中肌力0°31例,Ⅰ°6例,Ⅱ°8例,Ⅲ°5例;伴有高血压病32例,冠心病23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22例,高粘血症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灶大小、多少、梗塞部位、肌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合并症等方面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2] 。纳入标准:经临床与头颅CT或头颅MRI确诊为脑梗死;符合中医诊断标准,明确为中风中经络 [3] 范畴。排除标准 [1] 符合纳入标准但具有下列任何一项者:(1)大面积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出血性梗死;(2)严重心脏病、神志昏愦、意识障碍、精神病以及患有癫痫、过敏性疾病史者;(3)穿刺部位附近有炎性病灶者;(4)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者;(5)合并肺部及气管感染者;(6)年龄过大(80岁以上)、生命体征不稳定及体质条件较差者。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处理 对两组合并症,如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根据病情分别选用适当药物如络活喜、消心痛片、格列齐特、吉非鲁齐等对症处理。

    1.3.2 治疗组 (1)颈动脉灌注给药方法:按手术室无菌设备要求,嘱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患肢侧,于健侧颈部胸锁关节上两横指的胸锁乳突肌内缘处触摸到颈内动脉搏动后,用特制7号加长穿刺针刺入,见有回血在塑管内跳动后,即作固定后开启输液泵。(2)药物及剂量:红花注射液(哈尔滨圣泰药业生产,批号Z23020819)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60ml中,采用输液泵以4ml/min的滴速进行颈动脉灌注,每日治疗1次,隔日使用,共治疗10次,观察疗效。

    1.3.3 对照组 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每日1次静滴20日,观察疗效。

    1.4 疗效评定标准 用药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2] 。按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进行疗效评定。

    1.5 实验室检查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测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以及心电图等。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20天治疗,治疗组显效率80.0%,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显效率48.0%,总有效率62.0%,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1

     2.2 两组治疗后肌力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肌力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肌力见表2,治疗组肌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以治疗组显著(P<0.05,P<0.01),其中纤维蛋白原及血浆比粘度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改变尤为明显(P<0.01)。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后肌力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略) 注: * P<0.05, ** P<0.01vs治疗前; △ P<0.05, △△ P<0.01vs对照组 2.4 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其发病常由于气血逆乱、瘀血阻滞所致。本病属本虚标实,在急性期是以标实为主,标实证又以血瘀为甚。而瘀血阻滞,可致窍络痹阻,脑髓受损,故本文以活血祛瘀,通经行滞为治疗大法,正如《医宗必读》所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cthamus tinctorinus L)的干燥花,在祖国传统医学中被认为是活血化瘀之要药,《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均有详细记载。红花中所含的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具有扩冠、降压、抗血栓、耐缺氧、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功效。并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 [4] 。对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粘附、血栓形成、纤维蛋白交联等过程均有抑制作用 [5] 。实验证明红花黄色素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并对ADP介导血小板聚集也有明显的解聚作用,还有促进纤溶系统,深入粥样斑块内部,软化血管,避免斑块形成的功效 [6] 。而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病损周围半暗区中部分脑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的低能休眠状态 [1] 。实验报道用鼹鼠减压缺氧缺血实验模型,观察造模组不同脑区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而红花水提物(含SY)可有效防止缺血缺氧对神经元细胞的损害,对神经元具有强力保护作用 [5] 。通过颈动脉直接给药,药液可经颈总动脉直接注入病变侧脑内,不需经过全身血液循环,在单位时间内更有效地发挥药物作用,避免全身用扩血管药物引起的稀释及偷漏现象 [1] ,Levin等经猴子的颈动脉灌注药物并与静脉注入对照组比较,发现颈动脉灌注侧半球的药物浓度较对照组高190%~280%,比灌注对侧半球高130%~280%,通过颈动脉灌注还可开放血脑屏障,使脑细胞对药物的通透性增加6~40倍 [7] ,观察发现,当灌注5~10min后,80%以上病人瘫侧肢体即出现麻、胀、蚁行、欲动感和不自主活动,一般用药一次后患侧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本组治疗结果表明,颈动脉灌注治疗效果明显高于静脉对照组,并使血液流变学得到明显改善。国外已有学者根据人体生理学特点和药物动力学原理,充分肯定了动脉给药方法优于静脉给药 [8] ,为此提供了颈动脉灌注治疗脑梗死的科学依据。本法运用中药红花注射液经颈动脉灌注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脑梗死的疗效,有助于致残后的恢复而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可行,为脑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新志,韩群英,陈贺华.中华实用中风病大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16,498-499.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1993,33.

    4 Hess ML,Manson NH.Molecular oxygen:friend and foe.The role of the oxygen free radical system in the calcium paradox,the oxygen para-dox an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Mol Cell Cardiol,1997,17:969.

    5 王会玲.红花黄色素的现代研究概述.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5):333-335.

    6 黄正良.红花黄色素的抗凝作用研究.中草药,1987,18(4):22-25.

    7 邬祖良.颈内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脑瘤.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8,3:113.

    8 Eckman W W,Pallakcs Fenstermach JDA.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priciples governing the advantage of intraarterial infusion.J Pharmaco ki-netics Biopharmaceutics,1994,2:257-260.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课题(No.034059)
    作者单位:20006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中医内科

作者: 徐开蕾 范华昌 沈文英 刘龙民 黄太权 2005-6-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