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9期经验交流

对血管状况不良病人手背静脉穿刺方法改进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对血管的损伤,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在门诊病人中选择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在进针时将病人手自然放松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99例,成功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对血管的损伤,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方法  在门诊病人中选择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在进针时将病人手自然放松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99例,成功率99%。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87例,成功率87%,经统计学处理(P<0.01)。 结论  采用不握拳自然放松静脉穿刺操作方法,提高了一次性的静脉穿刺率,解决了临床上老年病人、消瘦病人、长期患病、肥胖病人等血管状况不良穿刺困难的问题,保护了病人血管,提高了工作效率。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对治疗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有助于及时抢救和治疗,减少对血管的损伤。故临床上最常用的部位是手背静脉穿刺,穿刺时常规让病人握拳使手背静脉显露。这种方法有其不足的地方,故笔者于2004年1月~2005年2月在门诊选择200例病人,对手背血管状况不良病人静脉穿刺方法进行改进。经改进后临床实践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男97例,女103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9岁,老年病人46例,占23%,消瘦病人22例,占11%。20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形体、疾病状况相近,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实验组采用方法 穿刺时让病人手自然放置,不握拳,操作者左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置于病人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背面和掌面,呈握手状或反握手状,使病人的掌骨与指骨成100°~130°的钝角,稍用力握紧病人的四指,使血管尽可能地充盈,左手大拇指在穿刺点大约2.5cm处,向离心方向拉紧皮肤,使皮肤绷紧方向与进针方向相反,进针角度与手背静脉的深浅成正比。扎止血带消毒皮肤和常规方法一样。
   
  2.2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选择手背静脉作穿刺,在穿刺部位上方6cm处扎止血带,消毒皮肤后让病人握拳。操作者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针穿刺见回血后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止血带松拳,固定针头,穿刺完毕 [1] 。

  3 结果

  见表1。

  表1 不同静脉穿刺得出两组方法效果比较(略)
    
  表1可见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操作的平均时间,病人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4 讨论
    
  按常规静脉穿刺前让病人握拳,掌指关节突出,阻碍进针角度,手背皮肤向两侧拉紧,部分藏于两掌骨之间的皮下深处,血管看不清,摸不着,影响穿刺。而静脉穿刺时采用不握拳,手部自然放松,克服了常规方法的不足之处,使血管充盈成圆形,易露皮肤表面,容易看清和摸着血管,穿刺顺利,成功率高。
   
  根据解剖学得出握拳时手背低于掌指关节,隆起的掌指关节阻碍操作者,因进针角度大,易将针头挑起刺伤血管,造成穿刺失误,又不利于操作者左手握住病人握拳的手,血管也难固定,影响穿刺,病人痛苦大。而不握拳,呈握手状,可克服上述缺点,操作者左手容易握住病人的手,易固定血管,进针不受隆起的掌指关节阻碍,进针角度小,进针顺利,成功率高,病人疼痛轻,甚至处于不觉中,病人满意,工作效率也高。
   
  握拳时血管明显被拉长约1~2mm [2] ,如穿刺时针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松拳后,血管将会回张,将针头弹出血管外,使穿刺局部慢渗、肿等现象。而不握拳穿刺方法上述现象较少见。临床实践证明,不须握拳,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病人满意度100%,提高了医院声誉。
    
  参考文献
    
  1 陈维英.基础护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82.

  2 魏秀荣.静脉穿刺原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1,5:27.
    
  作者单位:526040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作者: 盛健文 梁丽萍 2005-6-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