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8期临床医学

二期梅毒83例临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二期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近5年资料完整的83例该病患者,分析研究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经过。结果正确诊断78例,误诊5例,83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病史、临床表现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长片试验(RPR)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二期梅毒,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疗效最可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二期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近5年资料完整的83例该病患者,分析研究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经过。结果 正确诊断78例,误诊5例,83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病史、临床表现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长片试验(RPR)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二期梅毒,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疗效最可靠。

  我科门诊自1997年1月~2002年1月5年期间共诊治二期梅毒病人83例,其中直接到皮肤科就诊者76例,由肛肠科转诊4例,其它科转诊3例,现将诊断与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3例患者中男38例、女45例,夫妻同患7对。年龄24~56岁。其中20~40岁64例,40~56岁19例。病程在1个月内11例,2个月内29例,3个月内19例,4个月内21例,5个月内3例。皮疹类型中:①玫瑰疹16例;②对称性掌跖部丘疹鳞屑性梅毒疹18例;③扁平湿疹29例;④蛎壳状疹16例;⑤前2种兼有者7例;⑥口腔粘膜损害4例;⑦脓疱样疹2例。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仅5例患者有轻度瘙痒,3例患者有低热。血清学检查83例中81例RPR阳性(滴度从1:64~1:16不等),将2例阴性患者的血清稀释1倍后也呈阳性。83例患者中,合并尖锐湿疣(CA)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NGU)3例,误诊为玫瑰糠疹2例,手足癣2例,增殖性皮炎1例,误诊率为6%。

    1.2 治疗方法 83例患者中,72例采用苄星青霉素针剂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3次。有9例因苄星青霉素一时无货,有2例因青霉素皮试阳性而改用罗红霉素胶囊0.15g,bid口服共15天,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前1天应用强的松片5mg,qd口服4天,以预防发生吉海氏反应。

    2 结果

    2.1 皮疹消退情况 用药后1周有7例皮疹全部消退,2周后共有59例全部消退,4周后共有81例全部消退或遗留轻度色素沉着斑,有2例4周后皮疹改善不明显(此2例为口服罗红霉素者)。对这2例患者改为头孢曲松钠针1.0肌注qd,10天,于用药后3周左右皮疹完全消退。

    2.2 血清学复查 治疗后血清滴度逐渐下降,其中RPR3个月转阴9例,6个月转阴71例,1年转阴81例,1年半转阴83例,1年半内转阴率100%。

    2.3 副作用 治疗过程中无1例发生吉海氏反应。

    3 讨论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又称苍白螺旋体,TP)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症状和体征。另一方面,梅毒很可能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梅毒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而发生先天梅毒。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一方面在皮肤粘膜下繁殖,另一方面很快沿着淋巴管到达附近的淋巴结,经过2~4周的潜伏期,在侵入部位发生炎症反应,称为硬下疳。经过3~6周后即使不经治疗,硬下疳也会自然消失。在硬下疳存在的这段时期,临床上称为一期梅毒。这一阶段,血清学实验往往阴性。硬下疳大多发生于生殖器部位,少数发生于唇、咽、宫颈等处。男性多发生在阴茎的包皮、冠状沟、包皮系带或龟头上,同性恋男性常见于肛门部或直肠,女性多在大小阴唇或子宫颈上。

    二期梅毒为梅毒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梅毒螺旋体由局部经淋巴结进入血液在人体内大量播散后出现的全身表现,一般发生在感染后7~10周或硬下疳出现6~8周,它的皮疹多种多样。

    约40%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可发生一种或另一种活 动性晚期梅毒,其中15%的患者发生良性梅毒,10%~25%为心血管梅毒,10%为神经梅毒,这些称为三期梅毒。良性梅毒指梅毒侵犯非致命的组织与器官,如皮肤、软组织、骨骼、软骨或睾丸等。三期梅毒包括:①三期皮肤粘膜梅毒;②骨梅毒;③眼梅毒;④晚期心血管梅毒;⑤其它晚期内脏梅毒;⑥晚期神经梅毒 [1]  。
   
  分析本组二期梅毒,发现有以下特点:①年龄多在性活跃阶段,男女比例1:1.97,女性约占66.3%,与国内程学山 [2]  报道的65.3%相近。②二期梅毒皮疹多样化,本组中可见7种,其中玫瑰疹和对称性掌跖部丘疹鳞屑性皮疹兼有者7例。这些极易和其它疾病,如玫瑰糠疹、体癣、手足癣以及增殖性皮炎等相混淆,应引起高度重视。③有2例出现“前带现象”,原因是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量过多,抑制了阳性反应的出现,也应引起重视,以免误诊。④青霉素为疗效最可靠的治疗梅毒药物,迄今为止未发现耐药的病例,这与韩国柱等 [3] 的综述报道一致。而服用罗红霉素的11例患者中2例疗效不好,改为头孢曲松钠针剂后方治愈。所以,梅毒的治疗应首选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赵辩.临床皮肤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513-518.

    2 程学山.二期梅毒98例临床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5):295-296.

    3 韩国柱.关于梅毒治疗中几点建议.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3):138-139.

  作者单位:453000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作者: 甘才斌 张艳菊 李万华 2005-8-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