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9期临床医学

普罗帕酮不同用药途径转复急性房颤的疗效比较

来源:INTERNET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急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发生,其处理原则除病因治疗外,主要为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外率,预防栓塞事件。普罗帕酮(又称心律平)为IC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应用于房颤的复律,本研究的目的是观......

点击显示 收起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急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发生,其处理原则除病因治疗外,主要为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外率,预防栓塞事件。普罗帕酮(又称心律平)为IC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应用于房颤的复律,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比较心律平静脉用药和口服用药转复急性房颤的疗效。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有胸闷、心悸症状,并符合以下条件:①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证实为急性房颤;②心功能Ⅰ~Ⅱ级;③无合并心力衰竭、病窦综合征及房室、束支传导阻滞;④排除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亢进、电解质紊乱,瓣膜性心脏病及严重肝肾功能紊乱;⑤近1周内未用过抗心律失常药。共有47例患者入选,男28例,女19例,年龄33~72岁,平均(54±8)岁,入选时房颤持续时间在48h以内。将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用药组(静注组),口服用药组(口服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特征比较 (略)
    
  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静脉注射组:心律平70mg于5min内静脉注射,30min房颤末终止者可重复应用70mg,后以7.8mg/(kg·min)持续静脉点滴至房颤终止或观察时间结束;口服组:心律平450mg一次顿服。两组患者均于用药前开始心电监护及血压监测持续至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记录用药至房颤终止的时间,用药前后及房颤终止后血压、心率、12导联心电图。未复律者改用其他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1、2、3h内及8h内的转复成功率;开始用药至转复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 2 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患者1h、2h转复成功率及平均复律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静注组成功率高于口服组。 静注组中复律成功率为64.7%(11/17)是在首次用药的1h内复律。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转复率(略)

  3 讨论

  急性房颤通常发作可在短时间内自行终止。而本研究中,静注组1、2h内的转复成功率高于口服组,两组间存在差异的可能的一个重要原因为静脉用药使患者很快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口服心律平片需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作用达峰时间在2~3h [1]  。本研究中急性房颤患者静脉注射组与口服组8h内复律的成功率分别为70.8%、65.2%差异无显著性,与文献报道相近 [2]  ,但是静注组1、2h内房颤转复成功率高于口服组(P<0.01),平均复律时间短于口服组(P<0.05),静注组复律成功者中约64.7%是在首次用药的1h内复律,这不仅缩短了监护时间,使治疗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与口服组相比,静注组在房颤复律时间的优势对于预防房颤的再次、反复发作及其持续稳定的存在或变化成慢性型具有重要作用。
     
  心房纤颤时可引起心房不应期明显缩短,心房不应期、频率自适应性下降、消失或反向变化,心房内传导速度减慢,房颤波间期明显缩短,尤其重要的是心房不应期明显缩短及其频率自适应性的变化,不仅使得房颤持续时间延长,而且有利于房性期前收缩的出现及房性期前收缩触发房颤 的发生,不利于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导致房颤发作的频率的增加。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阵发性房颤最终演变为持续、永久性房颤的重要因素之一 [3]  。临床资料也提示,房颤持续时间越长,转复成功率越低,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越困难,转为慢性者的机率越高。心律平可延长心房肌有效不应期,对急性房颤疗效优于慢性房颤。
   
  总之,为尽快使急性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而且预防房颤的再次、反复发生及其持续稳定存在,或变为慢性型,我们在临床上遇到适合应用心律平复律的急性房颤患者,应首选静脉用药。

  参考文献
    
  1 陈修,陈维洲,曾曼云.心血管药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48.

    2 Boriani G,Capucci A,Lenzi T,et al.Propafenone for convesion of recent-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a controlled comparison between oral loading dose and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Chest,1995,108(2):355-358.

  3 陈新.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86.

  作者单位:317016浙江省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 罗会萍 2005-8-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