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9期

加强对临终病人的护理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使患者在生命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它涵盖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而是通过对症治疗、家庭护理、达到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

点击显示 收起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使患者在生命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它涵盖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而是通过对症治疗、家庭护理、达到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使病人及家属达到最高可能的生命质量的目的。
     
  美国护理专家Handerson [1] 认为:护理独特的职责是帮助患病的人、健康的人保持或帮助濒死者平静的死去 [1] 。新的医学模式提出对人进行全面整体的护理,也就是从胚胎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都需要护理上给予关怀和帮助。

  1 从生理角度考虑
    
  临终关怀的宗旨是减少病人痛苦,增加病人舒适程度,使病人在面队死亡时能趋于平静,从而提高生命质量,维护病人尊严。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这就更要求护理人员在专业方面,要掌握系统的疾病知识,相应的护理理论及过硬的技术操作,系统了解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2 从心理角度考虑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付菊芳等 [2] 通过对1836例患者的护理接触,对晚期癌症患者心理进行研究,其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归纳起来有三类:(1)害怕临终的痛苦以及死后的归属;(2)害怕亲人因自己的离去而悲伤;(3)舍不得生活和事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临终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要对临终患者具有爱心、同情心、耐心、细心,并具备良好的心理学知识。杨慧敏等 [3] 研究表明:SAS均分干预前为65.49±7.85,干预后为50.81±11.59;SDS均分干预前为66.10±11.15,干预后为52.45±10.04。心理护理前后病人SAS和SDS评分减低,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临终关怀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具有重要作用,提示加强对临终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临终病人的家属也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当家属看到病人安详平静的离去,在心理上也是一种安慰,有利于家属在病人去世后保持平常心态。

  3 从社会学角度考虑
    
  完整的生命过程应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顾海兵先生指出:“在我们的整个科学及教育的体系中,只有生的教育,而没有死的教育;只有优生学而没有优死学;只有计划生育而不计划死亡;只有人生观而没有人死观;只有生的崇高而没有死的光荣。试想,如果没有死亡,人口数量无限制增长,地球资源被吃光用尽,人类还能生存发展吗?因此,死亡的不可避免是人类延续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死亡是伟大的。”所以,完整的尊敬生命应包括尊敬死亡。这就要全社会都要亲近关心病人,社会给临终病人的关怀,就好似为干枯的草木浇上点甘泉,它能使病人的人格受到尊重,能让病人在平和的气氛中安乐的告别人生。

    因此,只有全方位满足临终病人躯体、心理、社会与精神的需求,临终者才能平静、尊严地离开人间。

    生如夏花般绚烂,逝如秋叶般静美。如何让生命的最终旅途走得尊严,越来越成为现代医学需要考虑和研究的问题。临终关怀让病人克服本能的恐惧,尽量以安定的情绪面对死亡、接受死亡,从而维护生命最后的尊严。这种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的意义和社会需求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 孙慕义,王兰华,徐道喜,等.医学伦理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25.

    2 付菊芳,雷鹤,张茹英.论实施临终关怀的美学原则与要求.现代护理,2004,10(5):463.

    3 杨慧敏,唐荣兰,高江,等.临终关怀病人的护理.临床护理杂志,2005,4(1):46.
   
  作者单位:255213山东淄博,万杰医学院护理系教研室

  (编辑:黄 杰)

作者: 苏伟满辉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