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1期

临床输血主要环节存在缺陷的比较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各主要环节存在的缺陷,进一步规范输血技术操作,确保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方法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对本院2004年1月~2005年5月间临床输血各相关病历资料6648份的缺陷项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临床输血医生、护士、输血科各主要环节的缺陷率分别达到72。结论临床输血......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各主要环节存在的缺陷,进一步规范输血技术操作,确保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方法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对本院2004年1月~2005年5月间临床输血各相关病历资料6648份的缺陷项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  临床输血医生、护士、输血科各主要环节的缺陷率分别达到72.82%、4.09%和23.09%。结论  临床输血医务人员应加强质量、责任和安全意识,尤其应杜绝人为原因产生的缺陷,尽力杜绝发生输血事故和减少输血医疗纠纷。 

  【关键词】  临床输血;缺陷分析
   
    为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临床输血法律法规,探讨对临床输血各主要环节存在的缺陷问题,笔者针对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对策,以尽力杜绝发生输血事故和减少输血医疗纠纷。现比较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院2004年1月~2005年5月间临床输血各相关病历资料共计6648份。

  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下称“规范”)的标准和规定,对照临床输血相关病历资料逐项进行审核,对出现的缺陷项目列表分类统计。

  2  结果 
  
  临床输血各环节缺陷情况统计结果见表1~4。表1  临床输血医生环节缺陷情况统计表(略)表2  临床输血护士环节缺陷情况统计表(略) 表3   输血科输血环节缺陷情况统计表(略)表4  临床输血各环节缺陷情况比较表(略)

  3  讨论
   
  由表1结果可见,临床输血医生的输血申请单项目填写不全548份,占91.03%;输血前受血者传染病指标检测未检测3份,占2.08%;未向受血者或家属告知输血存在风险1份,占0.69%。可见输血申请单内容不完整[1]是临床输血输血医生主要缺陷项目,缺陷主要项目:患者姓名不准确、医生签名缺陷(缺主治医生签名183份;无主管医生签名38份;无执业资格医生签名15份),未填输血史、血型、Hb(RBC)等。笔者认为,输血医生填血型,输血科复查血型时便于核对;输血前填写Hb或RBC,是判定患者是否需要输血和输血疗效重要依据;不应执行有缺陷和缺医生签名的输血申请单,更不允许无执业资格医生独立签署输血相关文书。应采取加强对临床输血监督检查,输血相关医疗文书应纳入医院质控查房和病历等级评审,敦促临床医生重视输血病历填写的及时性、完整性。特别要重视输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不仅可保护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也避免引起院内感染[2]。同时能明确疾病传播责任,减少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1]。输血风险告知义务十分重要,也是解决输血医疗纠纷时主要依据。应及时将全部输血相关病历资料归档按年限保存。
   
  护士是输血治疗的具体执行者,对安全输血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统计结果:输血护士主要缺陷是输血记录内容不全,占16.67%;输血文书未入病历,占3.47%;最为严重是采错和送错配血标本,各1例,占0.31%(见表2)。笔者认为,护士在采集配血标本时,要床旁当面核对采血,采后血标本管及时签采血者姓名和时间。血标本应与输血申请单一并送输血科,输血科收配血标本时,也应认真核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无误后做好血标本的交接登记,严防采错或送错配血标本。临床输血记录单是护士执行输血治疗的原始记录,必须记录完整准确。但本文输血护士填写输血记录中无取血或执行输血者签名、无输血时间为主要缺陷项目;归档时未整理输血文书,以致2份配血记录和3份输前传染病指标检查结果丢失,有的输血病历漏贴血袋条码标识,血袋标签是证明输注血液来源和血液质量的直接依据,护士在为病人输血后应从血袋上取下贴在病历中,完整而规范地保存[4]。应进一步强化输血护士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严格遵守《输血查对制度》,及时将各项输血操作记录输血文书,增强操作者签名的负责意识,输血病历归档时应予认真检查核对。
   
  按照卫生部《规范》,医院输血科的规范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临床输血的安全。由本文表3可见:输血科输血环节缺陷为血型鉴定错误占0.17%;RH(D)未鉴定占0.83%;配血标本保存不当或丢失占1.57%;血液储存过期报废0.18%;主要是配血方法项目不全高达32.68%。笔者分析:血型鉴定错误是由于血型试剂贮存温度不当,导致效价降低、配血室温较低含冷凝集素血液产生假凝集、反定型自配红细胞不合要求,缺少抗原决定簇,漏检相应抗体、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配血反应时间不足等因素都可造成;未做RH(D)血型鉴定是忽略输前常规鉴定RH(D)血型的重要性;血液贮存过期报废和配血标本保留不当或丢失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输血责任意识不强所致;配血方法项目不全,主要是配血技术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输血科应做到:(1)血型试剂应选质量稳定可靠、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合格产品,按要求存储和使用。(2)增加室内质控措施,保证自配红细胞和血型试剂使用时符合实验规定要求。(3)按照卫生部《规范》要求,配血前必须做献血者、受血者血样正、反血型和RH(D)血型鉴定。有条件的医院要开展正反定血型。(4)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交叉配血试验时不能仅用盐水介质法,至少还应选用凝聚胺法同时进行配血。(5)强化输血科质量管理意识,使各种仪器、试剂处于良好状态[5]。确保各项技术工作的顺利开展,用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6)指导临床科室规范输血病历资料书写,防止笔误[6]。对收收的配血标本、输血申请单、配血记录单必须认真审查,有错及时更正。(7)做到不合格血液拒绝出、入库;非医学专业取血者或取血手续不全时应拒绝发血。
  
  本文结果显示临床输血医、护、输血科三个主要环节存在缺陷的数量,以医生缺陷比率最高,达72.82%;护士缺陷比率为4.09%;输血科缺陷比率为23.09%(见表4)。笔者认为,应强化临床输血医务人员质量、责任、安全意识,尤其应杜绝人为因素所致的缺陷,实施“零差错”管理。依法管理临床输血,增强输血法律、证据及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于俐丽,季美琴.1980份输血申请单的书写情况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1):39.

  2  李振才,宋海燕,杨彩娥,等.受血者输血前九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2):45.

  3  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48号.

  4  李爱琴.护士在预防输血纠纷中应重视的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6.

  5  魏士亭.基层医院输血科常见差错及防范措施.医学检验进修杂志,2001,5(4):46.

  6  史进方,王雪明,虞秀兰,等.规范书写、确保安全输血.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4,6(1):73.

 

  (编辑:邓  锋)

作者: 陈宇宁 , 程勤侦, 秦莉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