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1期

3619名教职员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2005年3月~4月笔者对上海市某区在职教职员工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现将体检结果分析报告如下。所有的检查项目由体检中心专职医护人员完成。1正常率3619名员工中所有检查项目未发现任何一项异常的688名,占19。但该结果只代表本次检查项目正常,不能说明机体状况完全正常。...

点击显示 收起

    2005年3月~4月笔者对上海市某区在职教职员工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现将体检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上海某区教育局在职的中小学、幼托机构教职员工3619名,男1206名(33.3%),女2413名(66.7%),年龄21~65岁,平均47.2岁。

  1.2  方法 

  采用统一的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外科、眼科、五官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甘油三酯、胆固醇、肾功能、血糖、血尿酸、癌胚抗原(CEA)、B超(肝、胆、脾、胰、肾)、X线胸片、心电图等。所有的检查项目由体检中心专职医护人员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顺位及构成比法进行分析比较。

  2  结果

  2.1  正常率 

  3619名员工中所有检查项目未发现任何一项异常的688名,占19.0%。但该结果只代表本次检查项目正常,不能说明机体状况完全正常。

  2.1.1  正常率与性别的关系 

  2413名女性中正常509名,占21.1%;1206名男性中正常179名,占14.8%,性别间正常率女性大于男性。

  2.1.2  正常率与年龄的关系 

  分5个年龄组进行比较,见表1。表1  各年龄段正常率(略)

  2.2  疾病检出率 

  2931例有异常者中检出各系统疾病53种,其中2720例为2项以上异常,占92.8%。查出特殊病例6例,其中肿瘤3例,急性肝炎2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53种疾病中前10位检出率顺位,见表2。表2  各种疾病检出顺位表(略)  注:高血脂包括高脂血症(混合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胆囊疾病包括胆囊炎、胆结石。眼底疾病包括眼底血管、视盘、黄斑等。鼻咽部疾病包括各种鼻炎、鼻中隔、咽炎、扁桃体炎等

  3  讨论

  本组资料统计3619名教职员工中只有688名正常,正常率只占19.0%,随着年龄增长,正常率越来越低。在异常者中检出各系统疾病53种,说明大部分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教研任务繁重、缺乏体育锻炼、喜欢夜间工作、睡眠不足,加上精神紧张、长期伏案工作、自我保健意识差,造成身体各系统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发生。

  本组资料疾病检出率最高的前3位分别是脂肪肝(30.1%)、高血压(22.4%)、高血脂(21.4%),随着年龄增长发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50岁以上。教职员工普遍工作比较稳定,物质生活水平较高,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加上运动少导致营养过剩及肥胖、脂代谢紊乱,因此引起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另外,人到中年以后事业、家庭诸多矛盾越来越多,会使精神紧张、心理不平衡,加重了中年期此类疾病的发生。

  本组资料显示教职员工中眼底疾病发病率14.2%,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发病率(5.80%)[1],可能是近视多、用眼过度、不注意用眼卫生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原因引起。本组资料显示教职员工的鼻咽部疾病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与职业有关,教师用声过度、粉尘吸入多,可引起鼻咽部慢性损伤,导致疾病发生。

  本组资料显示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领导和自身的高度重视。据有关专家对全球疾病现状统计,致病因素中个人不良生活因素占60%[2],因此应在教职员工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大家的防病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如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平衡心理、劳逸结合等。同时对体检中发现的病症积极诊治,并定期复查,真正提高教职员工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美玉. 我国眼科50年进展.中华眼科杂志,2000,3(36):101.

  2  王崇一.为什么要倡导自我保健.健康指南,2002,(6):10-11.

  作者单位:200031 上海,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编辑:齐  永)


 

作者: 周志英,钱玉琴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