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1期

新生儿黄疸治疗体会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过高而引起的一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引发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新生儿黄疸在优育学方面和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尤其要注意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过高而引起的一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引发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新生儿黄疸在优育学方面和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尤其要注意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未雨绸缪。笔者通过产科临床实践,观察120例新生儿体会如下。

  1  早发现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而这两类黄疸出现时间不同。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一般为出生后2~3天开始血清胆红素升高,而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较早,一般出生后24h内即可出现。因此,为及早发现新生儿黄疸,本院从新生儿出生后24h开始监测血清胆红素,若发现异常,及早治疗,以确保新生儿无虞。

  2  早诊断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特点:(1)血清胆红素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最高界限值12~15mg/dl;(2)黄疸加重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3)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或退而复现,持续加重。(4)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1.5mg/dl。

  出现以上症状,应作出病因诊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而非感染性的致病因素较多,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胆道闭锁、遗传性疾病、药物使用不慎,针对以上致病因素,及时排查、确诊,对因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3  早治疗

  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较多,临床普遍采用较为安全和理想的蓝光治疗。这种方法主要采用光源主峰波长为425~475nm蓝光连续24h照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至少24h测1次,多采用经皮测胆红素,此法方便、快捷,对新生儿无伤害,家属易于接受。光疗结束后连续监测两天,观察有无反跳现象。在光疗前需对光疗箱预热,待灯管下温度在30℃左右时再放入新生儿。治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时抱出新生儿喂水喂奶,以保持新生儿体内水分,还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建立肠道正常菌群,促进尿胆原的生成,减少肠肝循环,有利于黄疸的减轻。光疗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发热、腹泻、皮疹、核黄素缺乏所致的“青铜症”等不良反应,但相对较轻或一过性。当光疗结束后,上述症状也会一并消失,若在光疗过程中,辅以静脉补液,效果更为满意。在120例新生儿黄疸中,其中86例采用蓝光治疗同时辅以静脉补液,多喂水、喂奶等治疗。第2天血清胆红素开始下降,第4天可降至正常。其中24例予蓝光治疗和静脉补液治疗,但由于产妇奶水少,喂水也少,血清胆红素下降相对要缓慢,一般第3天或第4天才开始下降。其中10例家属拒绝蓝光、静脉补液同时治疗,只采取其中1种治疗措施,血清胆红素下降更缓慢,至少3天以后才开始下降,甚至下降后再次升高,其中3例转儿科治疗。这就说明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保持新生儿体内水分的充足是至关重要的。

  4  讨论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个体的危害性受肌体状态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低于现行生理性黄疸标准也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可能,而超过生理性黄疸水平的健康足月儿则不一定会造成病理性损害。再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和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发育过程,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血清胆红素超过一定限度,对新生儿造成脑损害的危险性越大。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一定要根据个体实际情况,积极施以早期预防性治疗。早开奶,多喂水,按需哺乳,保持新生儿体内水分充足。在我国很多贫困山区,由于医疗条件及医生意识缺乏,对新生儿黄疸不够重视,以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病率增加,严重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一位产科、儿科医生,更应该为确保新生儿健康,为国家人口素质的提高尽自己的份内职责。

  【参考文献】(略)

  作者单位: 550508   贵州福泉,福泉市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若  木)


 

作者: 宋启辉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