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1期

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体会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血液透析是糖尿病终末期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糖尿病并发症多而病情复杂,而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重要血管通路,如何延长内瘘寿命至关重要。现将本院48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内瘘穿刺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院自2001年至今,共收治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患者年龄最大84岁,最小37岁......

点击显示 收起

  血液透析是糖尿病终末期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糖尿病并发症多而病情复杂,而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重要血管通路,如何延长内瘘寿命至关重要。现将本院48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内瘘穿刺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1年至今,共收治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患者年龄最大84岁,最小37岁,1型糖尿病32例,2型糖尿病16例。动静脉内瘘手术选左上肢30例,右上肢18例,均行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术。穿刺透析时间最长为56个月,最短为2个月。

  2  方法

       穿刺前备好所有用物,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仔细选择穿刺点,穿刺时在穿刺侧肢体下铺无菌巾1块,按常规方法严格消毒皮肤,每个穿刺点消毒面积约为10cm×10cm。动脉侧穿刺时不要扎止血带,用手压迫血管近心端,离心方向进针,进针方向面向动静脉瘘口,穿刺点要尽量远离吻合口,至少离开吻合口5~6cm以上,在血管旁进针。静脉侧穿刺时,最好选非吻合血管,向心方向进针,穿刺点尽量远离动脉侧进针点。穿刺成功后应妥善固定,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多次穿刺损伤血管。

  3  讨论

    (1)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内瘘易感染,故穿刺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发生感染,同时护士应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不要损伤血管,否则,穿刺部位血管管腔变窄,导致血流量不足而影响透析效果。一旦穿刺失败,必须等止血确切后,避开原穿刺点再行穿刺。本组48例患者无1例发生穿刺部位感染。

    (2)掌握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壁薄、脆易发生血肿,因此不宜过早使用瘘管,应在术后1个月后使用,有条件时应延长至3~4个月后,更有利于静脉动脉化,过早使用,不仅粗大的穿刺针不易刺入,满足不了足够大的血流量,而且由于机器血泵的抽吸,可使吻合口狭窄,导致内瘘的失败。如急需进行透析而内瘘尚未成熟,可先直接动脉或深静脉插管建立通路,作为暂时过渡。也可根据瘘管成熟情况,采用间断穿刺法对内瘘进行穿刺,以扩张血管,促进瘘管成熟。

    (3)在同一条血管上进行动、静脉穿刺,两针间的距离应在8cm以上,否则易形成血液的局部循环而影响透析效果。穿刺角度以30°~45°为宜,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减少透析后血肿发生率。穿刺点要比较分散,不要集中于某一局部。最好采用螺旋式或阶梯式选择穿刺点,以便在下次穿刺前为原穿刺点留有足够的愈合时间。另外,操作者与患者要相对固定,这样操作者对患者的血管情况比较了解,可以有计划地选择穿刺点和穿刺方式,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瘘管使用寿命。

    (4)透析结束拔针时,压迫穿刺点的时间及压力要适当,既能达到止血目的,又不可压迫过重,压迫过重、时间过长会造成血管闭塞;压迫太轻、时间过短又会引起出血,发生血肿等并发症。第1次穿刺内瘘由护理人员压迫止血,以减少血肿发生率。一般穿刺点压迫时间为15~30min,再用创可贴加棉球压迫穿刺点,以免穿刺点出血时能及时压迫出血点及时止血。

    (5)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保护内瘘。透析间期每日热敷半小时和或局部擦拭喜疗妥霜剂;加强保护内瘘,嘱患者日常生活中避免不适当的压迫,如提重物、睡眠压迫等。

      糖尿病并发症多且复杂,以老年患者居多,血管条件比较差,不易成活。因此,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掌握熟练的穿刺技巧,精心护理,细心观察,就能延长糖尿病肾病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透析计划的实施,达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新美,王继军.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建立与使用的体会.中国血液净化,2004,12:692.

  2  陈香梅.血液净化.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0.

  作者单位:  310007 浙江杭州,杭州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编辑:若  木)

作者: 段美芹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