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期

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的护理干预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抑郁症,也被称为“心的感冒”,近年来,在高压力社会中,几乎已成为最流行的精神文明病,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与癌症并列为下个世纪最需要卫教预防,也最盛行的疾病之一。抑郁症所带来的身体疾病,甚至自我毁灭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抑郁症是一种涉及生理、心理、情绪和思想的疾病。抑郁症不同于暂时性的心情沮丧,如没有......

点击显示 收起

  抑郁症,也被称为“心的感冒”,近年来,在高压力社会中,几乎已成为最流行的精神文明病,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与癌症并列为下个世纪最需要卫教预防,也最盛行的疾病之一。 抑郁症所带来的身体疾病,甚至自我毁灭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抑郁症是一种涉及生理、心理、情绪和思想的疾病。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对事情的看法。抑郁症不同于暂时性的心情沮丧,如没有有效治疗,症状会持续数周、数月,乃至数年之久,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的精力、经济负担。由于人们对精神障碍疾病产生的误区及因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的转换症候群等因素,病人、医生、医疗体制等诸多原因影响,导致大多数患者不愿到精神病医院就诊而前来综合医院就诊,因此作为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门诊护士应首先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全面考虑设计预防方案和具体措施;协助医生通过躯体诊断和心理诊断找出干预、治疗的具体方案。

  1  对护理工作者要求

  在实施护理工作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使其疾病或不良心理得到改善。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不良情绪反应;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

  1.1  遵循的原则[1]

  1.1.1  交往的原则 

  通过交往交流感情协调关系、满足需要、减少孤寂,利于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个过程要求病人对治疗遵守和认真执行;护士对病人尊重、同情、关心、支持,避免语言暗示,尊重病人人格,让病人对交谈有思想准备,不感到突然和勉强,有信任感,坚持保密的原则。这个过程中护士应起主导作用。

  1.1.2  启迪的原则 

  用医学知识给病人以启迪,消除病人对疾病的错误观念、错误认识使治疗由被动变为主动。

  1.1.3  针对性的原则 

  做任何治疗、护理,均应告知病人治疗护理的理由及注意事项、争取病人的合作。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状态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对策必要时借助心理测试等手段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态。

  1.1.4  自我护理的原则

  帮助、启发和指导病人进行维持健康、自我诊断、自我用药、自我治疗、预防疾病参加保健工作,有助于病人的自尊、自信,为痊愈创造有利的条件。

  1.2  基本程序

  1.2.1  了解病人的需要 

  通过观察、交谈、调查等手段收集有关病人的各种需要信息,善于通过心理反应捕捉到影响病人的病情。

  1.2.2  分析病人的需要 

  根据不同病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深入交往分析内在原因。

  1.2.3  问题的解决方法 

  决策阶段。根据了解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护理干预手段以达到护理目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2.4  心理护理的实施 

  行动阶段。运用护理技巧解决问题,付诸实践。

  1.2.4.1  个性化心理护理与共性化心理护理 

  个性化心理护理目标明确,针对病人的个性,解决个性化的心理问题。护士应准确了解病人的疾病过程中表现的不良心理状态,采取因人而异的有效对策。共性化心理护理用来解决病人的共性心理问题,共性化心理护理护士应善于归纳和掌握同类病人心理问题的规律,对潜在的心理问题做预防性干预,防止严重心理失常。

  1.2.4.2  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护理 

  有意识心理护理是护士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有意的暗示、确切的保证、合理的解释等,实现对病人的心理支持、心理调控或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实施者必须具备心理护理的主动意识和接受专业化培训。无意识心理护理是护理程序的每一个环节中,随时可能影响病人的一切操作和言谈举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后,无论护士本身是否意识到,都可能在发挥心理护理的积极效果,因此护士的一切操作和言谈举止都力求成为病人身心康复的增强剂。

  1.2.5  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评价目标是否实现。如果没有实现,分析原因,找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然后根据评价提出下一阶段的新要求。

  2  抑郁症的诊断

  2.1  做全身健康检查,鼓励患者寻求治疗 

  全身健康检查应包括个人和家族成员的病史,以及完整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检查,以确定语言和思维模式有没有受到影响。抑郁症是难以诊断的疾病。患抑郁症的人很少求助医生,认为抑郁症是一种个人缺点,可随时间流逝而消失,或者他们无助得无法向他人求助。甚至当他们求助于医生时,也常常无法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因此,只有少数抑郁症患者能得到适当的治疗。

  2.2  认识抑郁症的症状,及时发现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常感到悲伤和空虚;对各种活动提不起劲或兴趣;感觉没有价值或有罪恶感;没有食欲,体重减轻或食欲增加,体重增加;失眠或嗜睡;容易疲劳; 无法集中注意力;有死亡或自杀的念头。

  2.3  抑郁症的病因

  2.3.1  遗传基因 

  忧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1人得病,另1人罹病几率有50%。父母其中1人得忧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郁症病人,子女罹病率提高至50%~75%。研究发现有家族遗传忧郁症病史的患者,其第11对染色体发生异常。

  2.3.2  环境诱因 

  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诱发忧郁症,如丧偶、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

  2.3.3  药物 

  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会造成忧郁症状。 

  2.3.4  疾病 

  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得忧郁症的几率较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忧郁症。忧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腺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若干研究显示,忧郁症与心脏病有关连,多达一半的心脏病患者会得忧郁症,患忧郁症的男性得心脏病的几率比一般人高3倍。

  2.3.5  个性 

  一些个性上的特质,如自卑、过于依赖别人、自责、悲观、容易被压力击垮等,都会使你较易患上忧郁症。

  2.3.6  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 

  过去,研究人员认为忧郁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与药物来抒解忧郁症的低潮。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忧郁症及焦虑症。约有30%的严重忧郁症患者酗酒与滥用药物。此外,忧郁症患者对尼古丁上瘾的几率比正常人高2倍。

  2.3.7  饮食 

  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可能引起忧郁症状。

  2.4  抑郁症诊断量表 

  常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MMPI)、SDS(Zung)、汉米尔顿(Hamilton)焦虑(HAD-A)抑郁(HAD-D)情绪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诊断、制定和修改治疗计划。

  3  抑郁症的护理

  抑郁症治疗目的是缓解抑郁症症状,有效治疗减缓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并恢复到原有的正常生活功能。依据治疗成效病症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有的可能也只是部分症状上的减轻而已。抑郁症患者会因为病情轻重而有相当大程度的差异和治疗效果的不同,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采用抗抑郁剂药物治疗、精神疗法或综合治疗,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抗抑郁剂可以舒缓抑郁症症状。研究人员估计约有50%~60%的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获得控制和缓解。电气痉挛治疗(ECT)和近来开发出来的另一种ECT替代方式的跨颅磁头刺激(TMS,一种脑外无创伤性的磁性刺激),都可以提供给严重患者作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3.1  预防为主,早期治疗 

  忧郁症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要预防得病,应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对长期服用易导致抑郁症的药物要注意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干预;治疗原发病;培养自立、自强、自信的坚强个性;戒烟、戒酒、避免滥用药物;适当补充叶酸与维生素B12防止由于其缺乏导致的抑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同时了解忧郁症的症状,及早治疗,以避免疾病恶化。

  3.2  心理治疗[2]
 
  3.2.1  精神分析治疗,促进自我性格成熟 

  以精神分析原理为基础,探讨病人的深层心理,了解潜意识心情动机,欲望及精神动态,协助改进病人增进对自己心理了解, 进一步改善适应困难的心理机制。着眼点放在个人的内在精神结构、功能与问题,着重感情与动机分析,关心自我对现实的适应方式。

  3.2.2  认知治疗,矫正思维错误 

  认知疗法着眼点放在病人错误或歪曲的认知问题上,经过改变病人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善他所呈现的心理问题,矫正思维过程中特殊的习惯性错误,当病人认识到他们所处的困境并以比较现实的态度来思考和行动时,他们的症状和行为便开始改善。

  3.2.3  行为治疗,改善非功能、非适应性的心理与行为 

  行为疗法着眼点放在可观察到外在行为或可描述的心理状态,充分利用从实验室与研究所获得的有关“学习”的原则,有系统、按计划产生行为上的更改,来改善非功能性或非适应性的心理与行为。

  3.2.4  支持性心理治疗,协助病人度过危机 

  供给支持,善用病人的潜在资源与能力,协助病人去度过危机、应对困境、以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所面对的困难或挫折。

  3.2.5  人际性心理治疗,改善社会关系 

  包括婚姻治疗,家庭治疗或团体治疗等,着眼点在人际关系上,包括人与人之间之沟通、权利分配、角色扮演、情感与关系、认同与联盟等等,注重目前的情况,实际的练习与操作,来改善夫妻间、家人间或群体间的人际关系。

  3.3  运动有助于对抗及预防忧郁症 

  一些忧郁症患者在每周慢跑3天后,忧郁症的症状比没有运动的患者减轻许多。而美国加州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也发现,有运动习惯的人比较不会患上忧郁症。不过,运动不见得对所有患者有效,医生建议病人最好又运动又吃药。

  【参考文献】

  1  胡佩成. 医护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62-164.

  2  沈渔.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17-618.

  作者单位 : 10002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

  (编辑:黄杰)

作者: 张冬梅,谭秀萍,胡文立,许兰萍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